廣州日報北京1月15日電 10多名年紀不超過20歲的男女射箭隊員迎著風口在拉弓瞄準眼前的靶子,儘管他們都是在訓練房內,但每人的手都凍得紅紅的。事實上,訓練房僅僅是一個墻壁薄薄的簡易房間,每個窗戶還都得留有一個用於射箭的“風口”,兩個天然氣取暖爐和兩台櫃式空調自然難以保證屋內暖和。
這處簡易訓練房位於北京南五環外的大興盧城體校東南角的偏僻角落,不過指導隊員們的教練非同凡響,正是北京奧運會上指導張娟娟奪得金牌的田渝陵。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後,田渝陵又回到了北京隊,在總教練任命公佈以及中國射箭隊2月5日集中前,他都會在這裡指導隊員。
記者成探營第一人
“奧運會後,你可是第一位來看我們訓練的記者。”田渝陵熱情地將記者迎進訓練房內。在北京奧運會上,儘管田渝陵帶領張娟娟實現了中國射箭的歷史性突破,但沒有多少人注意到站在張娟娟身旁的教練是誰。真正讓媒體認識田渝陵的是在不久前射運中心舉行的總教練競聘會,也正是在田渝陵的競聘演講中,大多數到現場的記者才知道,原來他在悉尼奧運會時就已經擔任過中國射箭隊總教練。
在總教練競聘時,田渝陵曾強調,儘管北京奧運會上讓中國射箭碰到千載難逢的機會,而且也實現了奪冠的夢想,但國家射箭隊依然處於“流離失所”局面。“與其他項目冬訓和夏訓都有條件、設施完善的基地相比,我們至今還沒有固定的冬訓基地。”他説,雖然廣西武鳴一直是國家隊的訓練基地,“但已經很落後了,想改造也很困難。”讓記者坐在簡易訓練房內冰冷的凳子上後,田渝陵自己落座時有些難為情地説,“這已經不錯了,好歹也算是室內了,這還是去年才蓋起來的,以往年我們都是在外面,凍得沒法訓練。”説話間,門被強勁的寒風吹開,頓時一股刺骨的氣流掠過。這幾天北京溫度下降,風力也明顯增強了。因此,訓練中經常出現的一幕是:隊員在射了幾箭後,不是去空調前,就是去取暖爐前烤烤手,否則手凍僵了,根本無法繼續訓練。
訓練條件不好還可以忍受和克服,讓田渝陵真正操心的是射箭項目在國內的冷清現狀。“張娟娟在北京奧運會奪冠後,確實有一些記者對我們採訪報道過,當然更多是通過電話,真正來訓練場採訪的在你來之前還確實沒有過。”除了媒體不關注射箭項目外,社會對這個項目同樣不熱情,從全國從事射箭項目的專業隊員數量少得可憐就能看出來。“就我自己了解,與張娟娟水平相近的運動員雖然説有一些,但並沒有多少,至於全國的一線隊員人數也不過是500多人,這根本沒法與韓國比。”
射箭持續發展離不開市場
其實,對於中國射箭項目如何在國內發展,田渝陵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現在,任何運動的發展都離不開市場,射箭要想持續發展,延續輝煌,也要走這條路。”他説,“其實,北京奧運會真是一個特別好的契機,張娟娟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這是其他項目所無法比擬的。現在我聽説,山東就有好多小孩開始學射箭,而張娟娟也成為山東十大傑出青年的第一名,甚至超過了省內的其他奧運冠軍。”他説,“射箭作為一個冷門項目,需要和外界溝通,也需要企業的支持,這樣才能進一步發展。其實,射箭真的很有意思,它的推廣也比射擊容易,沒那麼多限制。如果我能競聘成功,我爭取把這個項目做得更加開放。”田渝陵的設想是,射箭項目應該是“外部熱,內部冷”,“外部熱即吸引社會、媒體的關注和企業的支持,這樣才能讓中國射箭有更好的發展環境和基礎;內部冷則是訓練中要堅決做到摒棄外界干擾,過多的干擾會影響選手的訓練。”值得一提的是,在田渝陵思忖著如何讓射箭項目在國內能被更多人關注的同時,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早已尋找著機會讓射擊和射箭兩個項目走入到市場中。奧運會率先開放比賽場館的便是射擊館,中心主任高志丹還透露,開放場館僅僅是射擊和射箭兩個項目走向市場的第一步,“(我們還將)成立新聞委員會、加強媒體與項目的交流,另外我們還準備成立市場開放委員會,同時考慮企業人是不是進入到協會領導層。”他説,此外中心計劃未來打造讓社會關注的品牌賽事,“像國外常見的,比賽事實上是一個嘉年華,大家都能參與進來。”
話題自然又談到下一屆倫敦奧運會的前景,田渝陵表現得很低調,他比誰都清楚,對於射箭這個項目來説,在倫敦奧運會上延續北京奧運會的輝煌有相當大的難度。“到現在,我也只能説,我們只是在那一場比賽中贏了韓國隊,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韓國射箭的整體實力比,我們確實不如對手,韓國隊這一屆奧運會丟了金牌,下一屆奧運會,他們肯定想把金牌奪回去。況且中國射箭運動的群眾基礎和韓國也有著相當大的差距。”既然説到倫敦奧運會,田渝陵趕緊跟記者聲明,“對了,我看有的報道説,倫敦奧運會上,我的目標是兩枚金牌,把我嚇壞了。可能媒體聽錯了,我在競聘會上説的是兩枚獎牌,其中包括一枚金牌。”
責編:關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