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漢中
要真正促使縣域發展轉到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關鍵還在“搞對激勵”。搞不對激勵,即使省管縣委書記,一些問題仍難以得到解決。
近日,《中國新聞週刊》報道説,中央力推省管縣,縣委書記將由省委直接任命。古語説,郡縣治則天下安。自年初以來,縣政改革呈密集出臺舉措的態勢,無論是財政地位,還是紀委書記的地位,都大步上升。省管縣委書記,用中組部部長李源潮的話説,對縣委書記,“不能按一般的處級幹部來對待”。在省管縣先行的地方,也的確出現了縣委書記直接被提拔為副廳級幹部,而不需要先經過地市一級任職的情況。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中國古代政治有個傳統,就是皇帝直接任命七品芝麻官。北京電影製片廠1979年曾經攝製了豫劇電影《七品芝麻官》,塑造了明朝一位不畏權勢、剛正不阿、智審權貴的唐縣令,風靡全國。多年來,這樣的文學形象已經是極其罕見了。
鄧小平曾説,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長時間的財權上收、事權下放,尤其是地級市對縣域的擠壓,讓人感到現行體制改革的必要。正如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分析的那樣,縣政運作出現了權力悖論:縣級黨政行“惡政”的能力不受制約,圖“善治”的能力卻捉襟見肘。
王帥事件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河南靈寶有關部門跨省抓捕王帥,在正義力量的壓力下,最終沒有變成一樁冤案。但事件過後,當地政府所有部門卻都不敢幹活了。官員們還覺得委屈,全國各地都在這樣幹,怎麼偏偏就是靈寶要受到處理。
可以想象一下,即使以後靈寶實行了徹底的省管縣,王帥事件的後遺症是不是就不會出現呢?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縣域經濟發展的空間和條件會比現在好很多,縣黨政幹部的壓力會比現在減少很多,可以少看一些地級市的“臉色”。而中央政令也可以更好地貫徹到縣級政權。
但要真正促使縣域發展轉到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關鍵還是在“搞對激勵”。搞不對激勵,即使省管縣委書記,在收穫改革正效益的同時,最終人們會發現,一些問題仍然難以得到解決。
我國有地級市330多個,縣級行政單位(不含市轄區) 2000余個。如果是市管縣,330多個管2000余個,管理幅度的確過窄。三十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管2000余個,而不少省份的縣級行政轄區較多,例如河南、山東、廣東、四川等省擁有100多個縣(市),管理幅度又的確過大。
如此大的管理幅度,如果沒有嚴密的考核評價機制,庸官、太平官可能長時間得不到調整。所以,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建立促進科學發展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
這次會議要求提高群眾滿意度在幹部考核評價中的分量。縣級政權直接面對群眾,現在對於縣級職能部門的滿意度考核比較多,也有根據群眾滿意度考核直接免掉縣級中層幹部的情況出現。省管縣委書記,能否像中組部公佈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結果那樣,公佈對縣委書記的群眾滿意度考核?
(作者漢中,媒體評論員)
責編:王華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