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易中天回應批評:實踐和時間是最好的裁判

 

CCTV.com  2009年07月22日 19:3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解放日報  

  從央視“百家講壇”走紅的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可謂是時下紅得發紫的“明星教授”了。雖然易教授一直説:“我不是明星,也不願意當明星”。但他終究還是被罩上了明星的光環。

  有道是,樹大招風。處在光環下的易中天自然也受到高頻率的關注,讚譽者有之,批評者也有。其中,近期引起媒體爭相報道的是: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葛紅兵在個人博客中,批評易中天把嚴肅的事情變得娛樂化、庸俗化甚至粗俗化,認為易中天可以休矣。

  昨天,身在北京的易中天教授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採訪。他坦承,現在每天忙得只有五六個小時的睡覺時間,太太為這心疼得不得了。自己平時基本不上網,很多事情真不知道。所以,很晚才知曉葛紅兵的這篇文章,還是在媒體的敦促下才找來看了一下。他表示,這次接受本報記者的採訪,對這個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做一個比較正式的回應,之後,他對此就不會再作回應了。

  對批評我有三條原則

  易中天教授説,我很感謝葛紅兵和媒體的關注。批評、關注、回應是人的權利。我對批評有三條原則:一、指出硬傷——立即改正;二、學術問題——從長計議;三、講述方式——不爭論。有些事情,將來討論比現在討論好;大家討論比個別人討論好;讓事實説話比主觀臆斷好。

  比方説,在《品三國》書稿無底價競標中,上海文藝出版社以初版55萬冊和14%的版稅奪標,當時很多同行都説出版社總編輯郟宗培瘋掉了,55萬冊肯定完不成。事實上:現在的訂單已經到65萬冊了。與其我們白費口舌,不如讓實踐、讓事實回答,實踐和時間是最好的裁判。

  有不同看法很正常

  易中天教授説,對於同一個事情,同一個現象,同一個作品,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是非常正常的,不值得大驚小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這不是很正常嗎?看到仁的是仁者;看到智的是智者;看到別的是什麼……我不知道。我在説“劉備和關羽、張飛,是‘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時,説了句“這三個人‘寢則同床’時,他們的太太在哪?”本意是調侃《三國志》,葛紅兵博士從這裡看到了別的,那我也沒辦法。

  堅守“三不主義”

  對易中天教授來説,在未上“百家講壇”之前的那種“睡到自然醒,醒後去遛狗、泡茶、看書、吃飯、睡一覺、上課”的悠閒生活,已經一去不返。他現在每天的時間被寫講稿、錄節目、接受或推辭採訪,還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所佔據。他不喜歡被過度關注,但現在的這種處境又讓他無可奈何。但是,他堅守自己的“基本人權”:説“不”的權利。易教授解釋説,“不”,不是反對的意思,而是不理睬、不回應、不在乎的“三不主義”。對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要”,而是能夠説“不”,這個底線必須堅守。

  易中天説,電視是大眾傳媒,電視節目是公共産品,任何人都有品頭論足、説三道四的權利。觀眾有批評和不批評的權利,媒體有關注和不關注的權利,而我也有回應和不回應的權利。

  期待上海書展

  《品三國(上)》出版以後,易中天配合出版社輾轉全國“東西南北中”,與讀者見面,為讀者簽名售書。面對熱情的讀者,易教授很感動,也很欣慰。他説:“我很感謝他們,由衷地感謝。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易中天將於8月5日現身2006上海書展與上海讀者見面。上海,在他的心目中有著不一樣的位置,因而,他對這次再赴上海充滿了期待。他説:“上海在我心中的地位一直很重。上海這個城市有個特點,這個現代化的、新興的國際大都市,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忘記文化的建設。它是中國乃至遠東地區的經濟重鎮,它還是一個文化重鎮,以魯迅為代表的許多文化大師都曾經生活、工作在上海。上海是個令人敬仰的城市。上次我在上海簽售‘品讀中國系列’時,已經感受到讀者的熱情。在這樣酷暑的季節,又能見到熱情的上海讀者,我真的很高興。”

  不得,也沒有必要。不過現在並沒有出現這類現象,所以我就不多講了。

責編:王華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