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此次招募的“代理家長”既可以是個人、家庭,也可以是單位、組織、協會等,並將優先考慮心理醫生或有輔導經驗的人員、機關工作人員、共青團幹部、在職教師以及教育子女有成功經驗的家長,招募啟事一經登出,便有不少人通過電話向共青團黔東南州委及各縣市團委諮詢報名。
兩地的“代理家長”制,採取結對聯絡的方式,使“代理家長”能夠履行家長的部分職能,在思想、教育、生活等方面對“留守兒童”進行幫扶。這種對口支援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孩子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一些需要,稍稍緩解留守産生的困境。另一方面,“代理家長”履行家長的部分職能,也可以減少在外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使他們更加安心於工作和生活。此外,“代理家長”的推行,還可以為全社會都來關心愛護“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氛圍,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關懷行動之中。可以説,“代理家長”制若能得到有效執行,其社會效益當是相當可觀的。
當然,不應忽視的是,“代理家長”畢竟不是真正的家長,並不能在血緣親情方面滿足孩子們的渴求。父母與孩子聚少離多的情況,無論如何都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些許陰影。因此,長遠來看,“代理家長”制只是在目前情況下採取的權宜之計,“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方向仍然是要使父母和孩子能夠生活在一起。循著這個方向努力,需要打通的關節還很多,比如城鄉戶籍制度問題、孩子入學問題、孩子醫療問題等。現在,不少地方在此方面已有不少嘗試,比如有的地方放鬆戶口限制,有的學校對外來打工子女一視同仁,還有的地方增加財政撥付,支持公立學校吸納民工子弟等。類似種種措施,都顯示了積極的信號,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留守兒童”終能與他們的父母團聚。
相關鏈結:
責編:任釗奇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