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大教授于鴻君在新華網上撰文,建議啟動“新時期上山下鄉工程”。他提出“每年選招200萬大學生到農村任教師、醫護人員、農業技術員、公共服務人員和‘村官’”等,每批期限安排2年,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給予特殊補貼每人每月4000元左右”,“期滿可以返回重新參加畢業分配”。
相信如果此建議獲准實施,一定會引發新一輪的大學生“上山下鄉”熱潮。不説別的,單説每月4000元的特殊補貼,就足以讓很多人趨之若鶩。——我這裡並不是要説大學生市儈,而是周所週知的就業難早已讓這幫年輕人焦頭爛額、心力交瘁。近年來國家雖然實施了積極的就業政策,每年還是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大學生無法就業。即便是能如期找到工作,也有相當數量的低薪甚至零薪就業者。生存是發展之本,在目前就業壓力下,4000元的月薪絕對是一個特誘人的數字。更何況,這樣的就業還罩上了“積極相應國家政策”的光環。
但是,筆者擔心的是,如果國家每年出1000個億,把200萬大學生“請”進了農村,果真就能實現于教授所預想的既“可以有效緩解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又能夠讓“高素質人才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理想效果嗎?我覺得還是有點太過樂觀了。——不才的斗膽懷疑誠然有些忤逆、冒犯了,但還有幾個問題需要向於教授討教:
首先要問的是,農村急需的是大學生嗎?雖然農村是知識經濟的底層,但是筆者以為,這並不意味著農村對大學生的需求已經到了饑不擇食,甚至大規模接納的地步。誠然,大學生文化程度高,現代理念較強,但農村更需要的還不是這些。調查顯示,發展經濟是農村第一要務,農民群眾普遍歡迎能夠帶領他們脫貧致富的人才。大學生憑什麼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當然是實用技能和能夠招來商、引得項目的人脈,這顯然是他們不具備的。我倒是覺得那些佔有大量社會資源、整天滿腦子辦法、點子的官員和專家們更應是農村的急需,如果他們能夠屈駕到農村,哪怕不要長時間居留(每年幾個月足矣)——因為他們還要幹更大的事,也會給農村帶來一些實質性的變化。但是他們願意去嗎,去了又能住得下嗎?
其次,大學生如何建設新農村?不要説大學生們缺乏工作經驗,就算是他們有一身的本領,建設新農村還是主要靠農民群眾自己的力量。我們知道,現在的農村流行一組數據:61(兒童),38(婦女),99(老人)。有技能、有體力的年輕人都進城打工掙錢了,留守的全是些老幼、婦女,能指望建設新農村?再有,就算是大學生做一些輔助性的支教、醫療或者公共服務等工作,作用也會是還有限的。比如支教,由於時間短、經驗欠缺,再加上走馬燈式的輪換,很難給學校教學帶來預期的效果。究於此,北京市等地的大學生農村支教活動,在開展了一段時間後,相繼被取消。
最後想問的是,上山下鄉能改變就業難?200萬大學生下鄉,對於緩解就業難肯定起作用,但是兩年之後呢?兩年後,這部分人還是會重新加入就業大軍,同他們的師弟師妹們爭搶飯碗。從這一點來説,熱熱鬧鬧的上山下鄉只不過是把農村當成了解決就業難的應急之需、緩衝地帶,甚至是當成了大學生們的“就業旅店”。這樣一來,作為匆匆過客的大學生們,能夠在農村安心工作?能夠得到多大的鍛鍊?又能夠給農村帶來多少實實在在的變化?更不要説國家每年還要花費1000億之巨的成本費。
責編:任釗奇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