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動畫片 更多

CCTV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簡介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9日 13:49 | 來源: 少兒臺

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的前身是國際大專辯論賽(以下簡稱“國辯”),最早于1986年在新加坡首創,由新傳媒集團主辦。因為參賽者都是大學和專科院校的學生,所以稱為“亞洲大專辯論會”。從1993年中央電視臺正式成為辯論會的主辦方之一,辯論會也更名為“國際大專辯論會”,2007年起正式更名為“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

辯論會每兩年一屆,輪流在新加坡和中國大陸舉行,歷時二十載,今年已經是第十屆,在全世界範圍內備受關注,廣受好評,中國和新加坡的國家領導人多次出席總決賽暨頒獎晚會並給予高度評價,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上百所世界著名大學都曾參賽,為中外青年學子架起了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梁,對展示和傳播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中央電視臺有影響的大型品牌活動。

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以漢語作為參賽語言和思維載體,以一種文化交流、思想交鋒的形式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向外傳播。通過主辦方不斷地推陳出新,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正逐漸從亞洲走向全世界,成為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辯論會通過公開、公正、公平的辯論形式和貼近民生的現實辯題,促進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使命感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為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推動力。辯論的目的不是對抗,而是借助一種“針鋒相對”的交流形式來促進不同的人、不同文化、不同觀點在銳意進取的同時求同存異、和諧交融,這也正是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的宗旨和意義所在。

“國辯”自開辦以來,在中國舉行的總決賽,國家有關領導人都給予了高度重視,並親臨比賽現場。從普通的辯論愛好者到專家學者,從青年學生到上班一族,歷屆比賽都倍受大家關注和好評。“國辯”作為辯論界的傳統大型賽事,已經成為了華語辯論的最高舞臺,來自各大院校的辯手在這一舞臺上各顯神通,盡展雄辯風采。而比賽的結果對於辯手來説或許也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在活動過程中他們享受到備賽與比賽的樂趣,結交了各地誌同道合的辯手,收穫了豐富的比賽經驗。

 “國辯”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辯手和社會人才,從93年復旦大學的蔣昌建到97年首都師範大學的王慰卿,從99年西安交大的路一鳴到01年武漢大學的余磊,從03年台灣世新大學的黃執中到07年澳門大學的劉京京。他們在辯場上是億萬觀眾注目的焦點,在場下則成為廣大辯手們崇拜的偶像。優秀辯手的辯論風格被後生辯手們模倣,辯論技巧為辯論愛好者所研究、學習。無論是蔣昌建的高屋建瓴慷慨激昂,還是余磊的邏輯之清反應之快;無論是黃執中發人深省的故事型總結,還是劉京京力挽狂瀾的抓點説理型結辯,他們的卓越表現給大家帶來了一場場視聽盛宴,留下了一段段經典的交鋒。優秀辯手們也通過“國辯”實現了自我人生價值,為自己今後在社會上的發展鋪上了一條便捷通暢的大道。

除了比賽隊伍上場的陣容,另一個頗受大家關注的便是比賽的辯題。早期“國辯”和全國大專辯論會(以下簡稱“全辯”)中,哲學性、抽象性辯題佔有較重分量,如“知易行難還是知難行易”、“美是主觀感受還是客觀存在”、“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等。這類辯題需要辯手具備大量的知識儲備、理論水平和邏輯思辨能力,較為考驗辯手的功底。隨著人們對社會熱點問題、時事話題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社會現象性辯題、政策性辯題也更多地走上了辯論的賽場,像“各國政府應不應該全面禁煙”、“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否會導致文化一體化”、“亞洲金融危機是否由經濟因素造成”等。這類辯題則需要辯手把握動態時事並加入自己的思考,在賽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便在場上能有足夠的控制力。對於這類辯題,中心觀點、切題角度的新穎往往會給評委和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隨著一屆屆大賽的進行,比賽的規則和賽制也在發生著改變。從93年到05年的“四人制”變為07年之後的“三人制”,從早期主要以3分鐘的陳述為主變為後來加入了更多短兵相接的環節。除此,還增加了評委提問、大眾評審團投票等環節。這些改變令比賽更具有觀賞性和挑戰性,也更加考驗辯手的隨即應變和臨場反應能力。思維的激烈碰撞,語言的閃電摩擦,無一不輻射出辯論的靈魂與魅力,將“國辯”繼續推向下一個高潮。

第十屆“國辯”即將拉開帷幕,我們衷心期盼著這屆“國辯”能讓今年的初秋變得不同尋常令人難忘。

責編:史海

登錄 | 註冊 我要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