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 > 青少臺 > CNTV幼兒健康首頁
資料圖
編者按:教育者,不可忽視進行心理研究,還有社會學等等。在此分享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卓婭教授多年來研究的心理學專著。作為幼教界的現今首航者,讓我們一起來研讀之。文章非常長,確是精華,請耐心讀完哦~
幸福是可以由父母向孩子贈與或奉獻的嗎?孩子將來的幸福是靠犧牲父母以及孩子現在的幸福來換取的嗎?幼兒心理成長系列,將從現代心理科學的角度來重新審視我國傳統教育經驗寶庫中的一些”金玉良言”,並從中證實一種現代教育信念:幸福是一種主觀體驗,它是靠個人在一生中不斷努力爭取而不斷收穫而得的。父母應該不斷學習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引導幼兒成長為更高水平意義上的”主人翁”──能夠不斷學習,更好承擔責任,在有困難和壓力的條件下不斷保持積極愉快的生存發展的狀態。
一、若要小兒安──談心理承受能力的成長
”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饑和寒在這句話裏的原意是饑餓和寒冷,它們帶給幼小兒童的是兩種不同的但又都是不舒適的感覺。這些不舒適的感覺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的,因為生理和心理是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
生理心理上的不適感可以被理解為-承受”壓力”或”打擊”後被個人察覺到的生理心理上的負面體驗。但事實上,各種壓力或打擊只要適度──如在所謂”三分”的範圍之內,都會給壓力或打擊的承受者帶來某些”實惠”。儘管在”人之初”,幼小兒童在主觀上並不會體驗到這些”實惠”,也並不會喜歡這些壓力或打擊。
在體育領域有一種”超量恢復”理論。原意是説:假設人原來所擁有的體力是100,通過運動消耗掉了50,那麼在適當休息和補充能量之後,人所重新擁有的體力將超過100 而達到一個新的更高水平。因此,人如果想要保持甚至要想持續有效地增長自己的體力,就必須持續不斷地─也就是”經常”地主動尋求承擔運動壓力。如果我們可以把運動中能夠讓人感受到的生理心理壓力比喻成某種“磨難”的話,那我們也就可以説:正是這些不斷的磨難造就了我們的成長。
每天臨睡前跳躍300 次,你能讓你的孩子在骨骼尚未停止增長的日子裏自覺堅持這樣做嗎?這在最初肯定會感到很累,時間常了也肯定會讓人覺得乏味。但是,在生理的可塑期內長期堅持這樣做,可以有效地增加腿骨的長度。關於其中的科學機制不僅早已經被澄清,而且二戰後”跳躍日本的運動”已經有效地增長了新一代日本人的身高。所以,這絕不是”瞎話”!另外,與骨骼同步增長的自覺性和堅持性難道不也是非常可貴的收穫嗎?
常聽人説:”新加坡乾淨得連一隻蒼蠅都沒有。可新加坡人一齣國就會拉肚子”。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玩笑話。但科學早已經證實:抵抗疾病侵擾的能力是在消耗自身抵抗力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當然,抵抗力也包括心理抵抗力。記得知青剛插隊時,我們許多人都水土不服。白天勞動時,皮膚上的水泡被衣褲磨破,體液流出後將衣褲粘在皮膚上;而到了晚上休息時,又不得不將衣褲連著剛長好的皮膚撕下來……一開始還有不少女孩子哭,到後來誰也不覺得有什麼要緊了。大學學軍時,我們這些”吃過苦”的知青大學生,背幾十斤跑幾百里都絕不肯”當逃兵”。而我們的那些那些沒有怎麼經受過生活磨煉的孩子們成了大學新生後,走走隊列竟然也會昏倒,甚至還會動不動”離隊就醫”。
許多成功人士都認為:不論是幼兒園的小孩子還是大學裏的研究生,有許多事情他們本來是完全可以做好的。換句話説:學習、研究和工作本身還是比較簡單的。但往往因為大多數人都承受不了生理上勞累的壓力和心理上乏味的壓力,所以最終只有那些真正能夠積極面對壓力的人才會脫穎而出成為成功者。
現在人們常説:一定要滿足孩子對關愛的需要、對讚揚的需要、對遊戲的需要、對自尊的需要、對自由的需要……
但實際上,與應該”適當不滿足”孩子生理需要的原則一樣,父母也應該以”以三分為度”理智地”剋扣”有關的供給,以便能不斷地有效提高孩子承受由心理需要反對不滿足而造成的負面心理壓力的能力。父母們無須”人為”地做這件事。聰明的父母只要順其自然地利用正常生活中的機會就很好。
”你不和我玩,我有人玩,我到月亮上去劃小船……”這首市井童謠實際上已經告訴我們:孩子們是怎樣自己習得各種對付”心理不滿足”的技巧。
古時候,人們曾經用過十分殘酷的”凍餓考驗法”對新生嬰兒進行生存篩選,只有凍餓不死的孩子才能獲得被繼續撫養成人的權利。現在許多生活在原始文明社會的少年人,在被成人社會最終接納之前,還要被趕進無人生活環境惡劣的地區進行第二次生存適應考驗,只有最後的生還者才有進入成人社會的權利。而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我們所講的絕不是“自然選擇”而是”自然成長”,成人對自然成長的幫助在這裡指的給予兒童成長所必須的滿足以及必須的不滿足。這個”三分”實際上強調的就是──既能促進承受能力的成長又不會傷害身心健康的科學”分寸”。同時,這個”安”則是特指由於生理心理承受能力不斷成長,而使兒童獲得的──不斷更好地自我把握的身心健康、感覺安寧的狀態。
二、一報還一報 ——談公平感的成長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報還一報。這是中國老百姓對”公平”的一種通俗解釋。實際上,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善惡的因果關係並非完全客觀,而且往往也並不那麼簡單清晰。隨著認識公平和同樣公平感的能力不斷成長,個人才有可能在更高水平上認識、理解、體驗和處理有關問題。
公平感,即對是否公平的認識判斷和情感體驗。它實際上是一切社會道德價值取向的基礎。甚至”無私貢獻”和”自我犧牲”這一類崇高行為的産生,都是以心靈深處對”公平”的追求為根據的。因為,人們總是為了自己的所愛去奉獻和新生的。當然,這裡所説的”愛”可以是非常狹隘的,也可以説是非常博大的:母親可為子女放棄工作;丈夫可以為妻子捐出器官;教師可以為學生嘔心瀝血;英雄可以為社會鞠躬盡瘁。因此,可以説公平感的成長是個人獲得人身幸福體驗的基礎,也是社會獲得安定和發展的保障。
本世紀以來,世界上已經有好幾位重要的心理學家在專門對人的道德感之類的心理品質成長進行研究後,幾乎都傾向於把人對社會行為的”對”與”錯”的判斷能力的成長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服從權威判斷的階段。
第二階段──服從社會判斷(社會行為規範、社會道德準則、法律)的階段。這兩個階段又被認為是不同水平上的”他律”階段。
第三階段──超越外部服從的階段或”自律”階段。
心理學家還發現:儘管個體在這方面的發展水平一般是隨著年齡和社會閱歷的增長而提高的,但由於成長的環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有些人甚至終身都不能達到上述第三階段的發展水平。
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幕:小孫子不小心踢著了小板凳,被小板凳拌了個跟頭。小板凳倒了,小孫子哭了。老奶奶過來安慰小孫子……
老奶奶可以説:”板凳壞,把我們寶寶拌倒了,讓我們來踢還它!”奶奶&&對小板凳踢了一腳,小孫子也跟著踢了一腳。儘管小孫子的腳被小板凳撞得很疼,但他這回反而不哭了,因為他獲得了一種強烈的報復的滿足──即一種幾乎是最低水平意義上的公平感。
奶奶也可以説;”板凳壞,它把我們寶寶拌倒了,下次我們不跟他玩了!”於是,老奶奶牽著小孫子走了。小孫子會頭看了看倒在地上的小板凳,不哭了,因為他獲得了一種不太強烈的,但同樣是報復的滿足──對幼兒來説,這也是一種較低水平意義上的公平感。
奶奶還可以説:”你摔倒了,跌疼了,小板凳被你踢倒了,也跌疼了!你看,小板凳跌倒了都沒有哭,小寶寶哭好羞喲!”於是,小孫子看了看小板凳,慢慢抑制住了哭泣。因為他獲得了一種理解──他和小板凳都遭受了同樣的痛苦,都同樣值得別人同情。這是一種”移情”體驗,一種將心比心的理解。在這種基礎上,他獲得的是一種較高水平意義上的公平感。如果是一位“高明 的奶奶,在這番話後面還可以再加上幾句:”你有眼鏡,但是小板凳沒有。你能看得見它,可它卻看不見你!下次走路時眼鏡看好了慢慢走,你就不會體疼小板凳,自己也不會被小板凳拌個大跟頭了!好了,奶奶現在給你揉一揉,你也去給小板凳揉一揉!”小孫子真的會走過去把小板凳扶起來,也真的會輕輕地揉一揉小板凳的腿。
這是一個2~3歲的幼兒所能夠理解和接受的公平感成長教育。只有在這時,幼兒所獲得才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對公平的認識和對公平的體驗。也只有在這種較高水平的“公平感”教育引導之下,幼兒才能夠有希望在將來正常地進入道德發展的第二、第三階段。
《孔融讓梨》的故事已經講了好幾十代人了。今天,從促進幼兒公平感成長的角度,我們應該怎樣重新來理解這個故事,又應該怎樣對生活在中國現代社會的獨生子女們講述這個故事呢?和幼兒們討論這個故事吧!從中,帶給父母和老師們的可能會是一種全新的認識。
三、”己所不預,勿施於人”──理解他人需要能力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