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商務部:啟動農超對接“蔬菜賣難”菜農救助行動
導語:2011年4月,我國浙江、山東、河南等地的部分蔬菜滯銷導致價格暴跌,各地紛紛出臺措施應對。“菜賤傷農”的事件再次發生,其中原因究竟何在?
菜價就像蹺蹺板,一頭連著菜農,一頭連著消費者。如何在穩定“菜籃子”價格、支持“菜園子”建設上找到平衡點?記者深入蔬菜生産、流通一線,進行了追蹤採訪。賣菜難,為哪般?
山東省商務廳市場運行處處長郭宏偉説,今年的氣候比較異常。往年,一般是南方蔬菜先上市,南方蔬菜下市的時候北方蔬菜才上市,之間有個時間差。今年受春季寒冷的氣候影響,蔬菜成熟期普遍發生變化。外地蔬菜較早佔據了本地市場,而南北方的蔬菜幾乎在同一時間上市,造成了市場供應飽和。[詳細]
有關專家指出,燃油價格的上漲導致菜販不願下田收菜。有菜販反映,當油價從5元多漲到7元多,販賣蔬菜基本無錢可賺[詳細]
分析表明,從目前賠錢的部分品種來看,基本都屬於供大於求的現象。農民看到什麼掙錢,就一窩蜂地種植什麼,什麼賠錢就乾脆不種,到來年就出現“産量過剩”。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李輝尚稱,避免這種情況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信息引導。[詳細]
過多的流通環節導致菜價較高。汽柴油價格在漲,運輸成本就高;即使是農超對接,也有很多費用,比如進場費、促銷費、堆頭費、條碼費。這樣的話,超市蔬菜價格也低不下來。
您知道您手中的白菜為什麼是這個價格嗎?這個價格中包含了那些費用?記者帶您跟隨白菜運輸環節,探尋白菜價值增長6倍的秘密。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蔬菜從田間地頭的生産到市民餐桌消費,往往要經歷4個環節,最終導致高額菜價,市場價甚至比田間要貴10倍。記者一路追隨卷心菜的銷售過程,探求卷心菜身價倍增的原因。
在農産品價格上漲讓全球民眾感到生活壓力日增之際,各國農民是否成為受益者呢?記者調查發現,除了美國等少數國家,多數國家的農民都沒有在全球農産品漲價過程中獲得多大好處,有的甚至還虧本。
增城小樓鎮東境村的菜農張婆婆看著放在路邊慢慢腐爛的椰菜,非常心疼,而相鄰的正果鎮花園村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通過三次的大型採購,花園村的10萬斤椰菜就以3毛/斤的歡喜價銷售一空。
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洪濤認為,應充分發揮壽光蔬菜價格指數作用,以正確反映市場需求。使農民能能通過指數進行種植。
菜農韓立吉也認為,要解決菜價大起大落的問題,必須得搞合作社,集中種植。他認為村裏沒有搞好農業合作社,是因為無人&&。他覺得應由政府來組織。韓立吉説,目前國家對種糧有補貼,對種菜應該也有相應措施。
我國目前生鮮産品的流通費用佔總成本的70%,比國際上高出二十個百分點以上。這個問題又以新鮮蔬菜的銷售最為典型。蔬菜的零售價格要比批發價格高80%-100%,銷售者的利潤比生産者高2-3倍,生産者收入為零售價格的1/4-2/5。 以我國最著名的壽光蔬菜批發市場為例,蔬菜從山東壽光生産者到北京最終消費者,需經過以下五個流通環節:一是從農戶到産地仲介,二是仲介到産地批發市場,三是從産地批發市場壽光到北京的運輸,四是北京的銷地批發市場,五是從銷地批發市場到終端零售。過去的調研顯示,在這些環節中,從農戶到批發市場的費用最高,佔46.0%;北京零售環節的費用次之,佔31.6%;壽光到北京的運輸費用和在北京的批發費用分別佔14.7%和7.7%。正常情況下,每噸蔬菜流通總費用為678元,也就是説,北京消費者每購買1公斤壽光蔬菜,需要支付0.68元流通費用。蔬菜經過層層加價,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價格增長了2倍甚至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