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農家樂 > 我身邊的黨支書 >

[我身邊的黨支書系列訪談]宋立濱:文化旅遊奔致富路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5日 16:30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CNTV-農家樂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47872E398BDC4055A0D5B82E3E0A717F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網絡電視臺農家樂頻道《我身邊的黨支書系列訪談》第四期,我是主持人常婷。

    十幾年前的古北口村曾是個“臟得難以下腳,亂得夜裏怕出門,窮得掉渣兒”的普通小山村。2000年宋立濱當選為支書,他憑藉年輕的活力和大膽的創新,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以旅遊帶動商貿、農産品及手工藝開發、民俗旅遊服務的經濟發展之路,使昔日的古鎮煥發了新的生機。究竟這條道路是如何來走的呢?今天我們也請來了這一位黨支書,我們首先通過一段小片來了解一下這個村的故事。……讓我們先來看一段小片。

(插入短片)

把旅遊作為突破口  

  【主持人】:回到我們的演播室當中,剛才我們也看到了通過這一段小片,我們了解到了古北口村的黨支書宋立濱是帶領大家一起走到致富道路的。您好。

【宋立濱】:大家好。

宋立濱 密雲縣古北口鎮古北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主持人】:我在開場白也提到了,十幾年前我們的古北口村是非常窮的,是家徒四壁的一個狀況,當時處在耕地少,工業發展受到限制,當時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什麼?

【宋立濱】:我們村耕地特別少,人均不足三分地,走農業這條路子根本行不通,我們地處密雲水庫的源頭,因為我們全縣人民都在保水,尤其我們是潮河的源頭,為了保護密雲水庫,發展工業不行,當時那個時期我們村有一些村集體的經濟,小的企業,包括服裝廠等等,但是跟當時的經濟大潮跟不上,相繼村裏的一些企業倒閉了,當時村民以外出打工來維持生活。

【主持人】:當時您接受的時候,村裏是什麼樣的狀況,您當時出於什麼樣的考慮來改造這個村呢?

【宋立濱】:我剛回村的時候,因為我們那個村人口比較多,又趕上我們那塊101國道佔地,修101國道,佔地,有涉及到三個自然村轉居,涉及到兩個自然村,一共我們是8個自然村,因為六幾年部隊修路上訪,那會回村的時候非常亂,那會幾乎每天上班的時間就是去解決群眾上訪的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處理那些事情。當時回村的時候就考慮,因為自己特別年輕,我當時回去那會是25歲,就考慮抱著拼一把的想法,就想為老百姓做點事,就回村,當時特別亂,得找出路,讓全村的人有事幹、有活幹,這樣能穩定下來。

【主持人】:您也是從軍人出身,您在當上村支書之後,帶領村民致富的過程當中,您軍人的作風是不是起到了影響和作用?

【宋立濱】:應該説三年的兵對我本人鍛鍊的非常大,因為當兵雖然時間短,三年,但三年時間裏,鍛鍊我本人自己的毅力、耐力,而且當兵首先一個記得非常清楚,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退伍回來之後,會到村裏也是更好地能夠體驗出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的含義,從部隊回到村裏,從我本人自身來説,應該説軍人的素質、那種意志沒有丟,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的這些思想沒有丟,應該説在部隊鍛鍊三年對我的影響非常大。

宋立濱書記做客中國網絡電視臺

【主持人】:古北口村的文化旅遊發展的非常好,當時也是您的一個創意,怎麼會想到古北口村的旅遊作為一個突破口?

【宋立濱】:我當時回村的時候,我們一共8個自然村,其中3個自然村因為101國道拓寬佔地出現問題,當時想著我們這個村將來的出路是什麼,我們也試想著做一些小的手工業,小的工業,就是無污染的行業,但是後期考慮都符合我們古口條件,然後也是經過多次考察,和一些領導、專家論證,覺得我們自己手裏有個金飯碗,就是古北口村文化,明清時期是古北口的鼎盛時期,按過去的劃分叫先有古北口再有北京城,古北口的積澱非常豐富,有長城、有廟宇,有30年長城抗戰的故事,應該説那會的古北口的山山水水,包括每個角落都有文化的積澱在那,就想挖掘這個文化來形成自己,就是我們這個村的品牌,打造這個特色。從而讓它成為我們村的發展致富企業。

【主持人】:當時有沒有想到把文化旅遊作為經濟的突破口會遇到哪些困難,有沒有想到?

【宋立濱】:應該説當時那會就感覺説,把這個金飯碗捧到手裏,沒有考慮到後果,可能也跟年輕有關係,就知道往前衝,因為我們當時定下來之後,挖掘我們古口文化,打文化牌的時候,我們村裏比較窮、也比較亂,村集體沒錢,老百姓也沒錢,當時我們那會沒有辦法了,我們村兩委班子,我們用自家的房産做抵押,從農商行貸款,分了兩次,貸了25萬,我們村裏籌集了5萬,當時用了30萬塊錢,那會來做我們古北口古鎮的景區和長城景區,做一些簡單的牌示、牌樓、上山的步道這些。

【主持人】:您籌了這麼多錢,萬一不成功怎麼?

【宋立濱】:那會也考慮過,從我們自身的想法,説古北口有這麼好的資源,應該説不會不成功的,那會想百分之百會成功,只是那麼説,心裏也沒底,因為我是領頭人,如果我要是沒有信心了,大傢伙都沒信心,當時的情況從我自身來説,讓任何人覺得都百分之百能成,但當時那會,跟想象的那種還真是不一樣。我們2001年把景區做起來之後就有問題了,就想著有了景區就有遊客,那會景區做起來真沒有人,所以那會從村民裏也有一些這樣那樣的想法,肯定是瞎胡鬧,因為我年輕,回村當書記,肯定瞎胡鬧了,這樣那樣的説法非常多。

【主持人】:您當時耳聞過這樣的説法?

【宋立濱】:對。

【主持人】:您怎麼説服他們的?

【宋立濱】:我們班子開會,然後黨員代表做工作,然後考慮到是自己把文化挖掘出來了,也找到金飯碗了,然後那個金飯碗怎麼吃、怎麼用,雖然有景區了,但是北京以及周邊的地區不知道我們那有景區,我們當時定的走出去,宣傳自己。讓北京的市民和周邊的遊客知道我們那裏,這樣就是我們自己做了一些宣傳的折頁,做了一些東西,到周邊一些區縣等等去宣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