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9日 17:10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CNTV-農家樂
第一茬蘑菇出來時,村民們都趕過來看,眼睛裏跳躍著光芒,紛紛向他詢問栗樹蘑的種植和管理方法,打算來年也跟著他也大幹一場。
(採訪:王為華)第一茬蘑菇出來的時候,每天騎自行車手鼓足蹈的,特別特別高興,特別特別滿意。
一般來説,栗樹蘑一年能收3—4茬,有了第一茬成功的經歷,王為華更加有信心了,等待著第二茬蘑菇的豐收,但是老天似乎有意刁難他,讓他多經歷些磨難。由於缺乏大規模種植和管理的經驗,在七月初那幾天,第二茬蘑菇由於遮陽措施做得不到位,在35度高溫的“烘烤”下,嫩嫩的蘑菇剛露頭就被烤糊了,一下子損失幾百斤。
(採訪:王為華)那段時間感覺必須把烤糊的蘑菇清掉,每一次把新長出來的栗樹蘑摳掉的時候,心裏面都在疼,我期盼好久的一個東西,突然間現在太陽一烤它就死了,心裏面很難受很難受,但是又必須得幹,面臨這個問題又必須得解決這個事。如果説在平原,在正常的地方,很和解決,搭一個遮陽網就可以了,但是我搭遮陽網肯定影響村民栗子樹的生長,這個絕對不允許的,因為搞試驗田不能影響村民,當時想一些比較生態的處理方式,第一在村民家裏面移栽一些南瓜,葫蘆一些苗,讓它們去棚上爬,它們葉往上一爬,整個遮陽,整個事情就解決了。
也許成功從來都青睞于執著而不肯認輸的人。經過實踐的磨練,王為華和村民們終於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栗樹蘑種植經驗。現在,六渡河村已經建起百畝栗樹蘑種植基地,2010年栗樹蘑種植戶增加到39戶,産量達到五萬五千多斤,戶均增收七八千元。
産量有了,下一步是打開市場,栗樹蘑的銷售被提到重要日程上。“種植合作社”收購村民的栗樹蘑後,有三個銷售渠道可以利用。一個是村裏四五十戶的栗樹接待戶,他們負責推介栗樹蘑新品種,另一個是吸引遊客採摘。還有一個就是銷往附近的景點和飯店、賓館。王為華還是一如既往,自己身體力行的去做跑客戶,做協調,為栗樹蘑實現産銷一條龍開拓道路。
(採訪:村民劉久容)踏實,産銷一條龍,沒有負擔,可以説我推不出去,説我沒有路子,可以交給大隊,你損失不了。
(採訪:村支書王富坤)完了外邊銷這塊,他是蘑菇合作社社長,銷也是他去銷去。
他往各個飯店,賓館要去送蘑菇,還要去結賬,所以他這一天幾乎叫做沒有閒的時間。
(採訪:王為華)銷售這方面,有這麼幾個字吧,首先是人無我有,在別人沒有這個東西的時候,你要勇於説自己生産出這個東西,去跑市場,讓別人認識到這個價值,讓你的市場佔有很大。第二個是人有我優,別人種了,那麼我種的比你好,我給你提供的比你的質量好,別人傾向於選你的。另外就是在跑銷路這一塊,真誠特別重要,有什麼問題及時跟別人溝通,你像去天每次送蘑菇的時候,好多人打電話要,好些事情必須跟他們説清楚的,好多人都特別喜歡新鮮的,有些蘑菇在庫房裏面放上兩三天,形象沒有任何影響,水分可能稍微少點,提前跟人家説,我們在庫房裏放了多長時間,但是對於口感都沒有影響,好多人覺得是比較實誠的一個人。
立長期的供貨關係,我們堅決不做錘子買賣。
除了要把栗樹蘑作為商品賣出去,王為華還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到它的潛在食用價值,以便更大的拓展栗樹蘑産業未來的發展空間,他在銷售上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模式。
(採訪:王為華)我們做了一個小的卡片,栗樹蘑有什麼營養價值,怎麼做著吃,每一個蘑菇,或者每一盒蘑菇我們都給他裝一個,好多人拿回去蘑菇一做挺好吃的。
(採訪:山豆根經理雷秀民)記者:一天咱們這兒能賣多少盤出去?
雷秀民:三四十盤。
記者:一個月大概能進多少斤這個菜?
雷秀民:這個能進十六七斤,幹的,要是鮮的那會兒,一個月得進三百來斤。
記者:三百來斤,這個來源都?
雷秀民:從我們村裏邊,我們村不是種的栗樹蘑,我們從村裏邊進的。
記者:大家吃完了?
雷秀民:反應特別好,都説這菜挺好的,味挺濃的這個菜。
王為華第一步成功了,但滿懷激情的他對於自己,對於栗樹蘑事業還有更多的規劃和設想。
(採訪:王為華)今年我必須完成一個轉變,我從一個種植者必須要做好一個服務者。那麼我收購他們的栗樹蘑,我帶領他們去銷售,這個可能比種所起到的作用會更大。
(採訪:王為華)第一個我們要儘快打造一個有機栗樹蘑的這麼一個品牌,要做這個東西,要建立自己的一些菌棚,就是菌棒的加工車間,因為現在的菌棒我們沒法控制它的用藥量,我們自己做的話就可以控制。第二個就是提高現代栗樹蘑的一個口感,就是我們可以往裏面加一些中草藥,加一些香料,讓它的口感更加合適一些。第三個從栗樹蘑深加工這個角度考慮,我們現在正在跟北京市農科院合作,研究栗樹蘑的速食,就是膨化食品的問題,我覺得栗樹蘑的膨化食品一旦研究出來之後,它會比薯條銷量會更好,因為它口感好,它的營養價值比薯條要高一些,所以栗樹蘑的速食是我們特別想走的一個方向。
我今後的努力方向就有可能是給農超對街提供一些方便,因為現在農場跟超市中間還有一系列的環節,我今後的努力就是打通這些環節,去做一些服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我不是服務於一個村,服務於某一個小的産業,我應該是服務於農業,農民的一個比較完整的,一個橋梁,一個銷售的仲介。
王為華以自己的熱情和執著一步一步踐行著自己的理想,他説他今後的努力方向是給農超對街提供一些方便,打通流通環節。要讓自己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不僅僅是服務於一個村,一個小的産業,他希望能服務於農業這項大事業,幫助農民搭建起一個通向致富的橋梁。
(採訪:渤海鎮副鎮長周黎)他讓村民看到了希望,也堅定自己去創業,去積極參加咱們的新農村建設的這個信心和決心,當然最主要是讓老百姓獲得了實惠,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對咱們村官更認可了,對咱們黨支部村委會也更認可了。希望他們能夠在這裡留下他們這一段青春歲月的無悔的記憶。
王為華:如果説你是一盞路燈,那麼在城市你有可能只能照亮你腳下的路,你在農村,就有可能成為一盞航標。
往期回顧:
【訪談第四期】徐磊祥:沃野青春
【訪談第三期】王鵬:將夢想照進現實
【訪談第二期】王招凱:把農村當做自己的家園
【訪談第一期】付艷珠的執著村官“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