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3日 10:35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CNTV-農家樂
>>點擊進入農家樂
在中國的山村,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懷揣夢想和激情,離開城市走進泥巴墻,在實踐中踐行著自己的夢想。王鵬,北京市首個“書記主任”一肩挑的80後村官,一個真正將夢想照進現實的人。
正月十四一大早,記者剛進西寺峪村村口就聽到了悅耳的鼓樂聲,一打聽才知道,這是村裏請來的二人轉演出團,此時村民們正圍坐在村委會大院前的廣場上,興致盎然的看文藝演出,歡度元宵佳節。
採訪:(王鵬)反正都挺高興的,村民滿意不就行了嗎。冬天我們這兒還會有一些文藝活動,歌唱比賽,扭秧歌,二人轉,打鼓書,村裏邊搞各種文藝活動,放電影。你也看見了,我們這兒挺熱鬧的。
這個長相憨厚、敦實的小夥子就是王鵬,自從2007年來到西寺峪村做了村官,如今已有3個年頭了。2009年11月,他以92%的支持率,高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半年之後,在鄉親們信任的目光中,他又被選為村委會主任。從村書助理到書記主任一肩挑,這個年輕“實幹者”用實際行動逐漸贏得了村民的認可和讚譽。
據村民介紹,2010年5月以前,西寺峪村的村民吃的都是水窖水,每家的院子裏都有人工挖的一個方方正正的窖,從村裏唯一的一口水井挑來水灌到裏面,蓋上蓋存著,一吃就是半年。
採訪:(村民隋巨滿)以前我們村根本沒吃上自來水,自他來以後,他上任第一年就吃上了自來水。所以大家對他評價是很高的。
採訪:(村民隋書英)以前吃的是水窖的水,從井裏往個人家裏澆的水。
採訪:(村民隋巨滿)基本是半年供一次,就是往各戶的水窖半年供一次。
採訪:(王鵬)當時説實在,我覺得自己非常非常不方便。這水是生命之源,村民吃死水太不健康,所以就找各個方面吧
自來水要開始修建了,但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由於整個西寺峪村坐落在山腰上,各家各戶的房子也依山而建,地形非常複雜,想開闢出一條地下輸水管道通道各家各戶,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採訪:(王鵬)得豎竿子,15米的竿子三千多斤,我們這邊純山區,吊車進不來,純人工,又危險又不好幹這活。
開山修管道、探點打水井、擇高建儲水池,每一步過程雖然艱辛,但離目標卻是越來越近了。供水的電力配套是最後一步,因為地勢高,從300米地下打出來的水,還需要被高壓輸送到山頂上的蓄水池,再分流到各家各戶。
採訪:(董鑫)跟我們鎮裏邊的黨委書記取得聯絡,一塊兒去供電局,還有發改委跑這個項目,基本上一天得去好幾趟。慢慢的,吃水的問題就解決了。
採訪:(王鵬)反正就求人,加上我年齡又小。説難聽點,臉皮厚點,找著各位大爺大媽,各位領導,東央個西央個。
2010年5月,世世代代吃小水窖的寺峪村人終於吃上了乾淨的自來水。而且直到現在,沒有向村民收過任何水費。
採訪:(王鵬)咱們終於吃上水了,不能説吃點水再給您算點錢去。
採訪:(村民隋巨滿)水質比以前肯定要好,這是經過衛生局監測的,全部達標的水。口感比較甜吧。
生活用水解決了,王鵬並沒有因此沾沾自喜,他頭腦裏還在盤算著另外一件事。西寺峪村祖祖輩輩都以種植為生,山上的每棵核桃、板栗、紅蕭梨、大桃都有歸屬,老百姓靠天吃飯,趕上年頭好賣上個好價錢,一年不愁了,但一旦遇上冰雹、凍旱,果物都沒了,村民一年的收入也就泡湯了。
採訪:(王鵬)在咱們北京推出一個政策性保險,就是農險。上完67塊5的保費,能賠3000塊錢。後來我們班子就碰頭,就想這個事,最後決定出資給上保險。為什麼大隊出資?是因為村民不認可這個,他會認為這個錢花了不出險就白花了。所以後來我們想錢也不多,一畝地才67塊5,而我們全村有381畝地,全算上才兩萬七千多塊錢,我們大隊把這個錢出了。真正出了險,老百姓能得到保費。
王鵬上任幾年間,村裏發生了巨大變化。給村民房子翻修改造,門窗墻體都加上了保暖層;土路變成水泥路,裝上了太陽能路燈;修路砍伐的樹木,變成資産分給了村民;成立農産品産銷專業合作社,村民不出村也能把果品賣出個好價錢。
採訪:(王鵬)我在農村長大的,我感覺到農村老百姓需要的就是腰包鼓起來,生活富裕起來,基礎設施各方面都很重要,這是實在的。但是呢,你建得跟白宮一樣有沒用,他得有錢,他的月收入真的説跟一月能掙三四千塊錢,一年能拿到三四萬,過年吃的,喝的,玩的,樂的,買的,花的,都沒問題,他不用考慮,那就能保持穩定。
精彩回顧:
【對話大學生村官第一期】付艷珠的執著村官“情結”
分段點播:選擇村官職業不後悔
最大收穫是體味更多親情人情
當村官能更多發揮自己優勢
成就感逐漸替代曾經的徬徨
【對話大學生村官第二期】王招凱:把農村當做自己的家園
分段點播:“把村官當成跳板”是對村官職業的誤解
很多未畢業大學生對農村工作很感興趣
細心與真誠才能贏得尊重和信任
細微小事中體現價值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