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平靜的河面微波蕩漾,遠處岸邊是水中嬉戲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婦女。卻不知水面下,飢餓的食人魚在暗處正張着血盆大口,虎視眈眈……剎那間,這些有着剃刀般鋒利牙齒的殺人機器撲向了人群……幾年前,這還只是發生在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的事情,但不久前,這樣的場景卻發生在我國的內河流域——廣西柳江。
7月7日下午,柳州市民張凱博來到珠江流域上游的柳江親水平臺給小狗洗澡,猝不及防遭到3條“猛魚”攻擊,其中一條魚突然咬住他的手掌不放。他注意到,這些魚有着紅色的眼睛和鋸齒般鋒利的牙齒。張凱博忍痛將魚甩上岸,這才發現自己的左手手掌幾乎被啃掉一塊肉,已經血肉模糊。
經專家鑒定,咬人魚種正是産於南美地區的“食人魚”。
亞馬孫河裏的“水鬼”
食人魚,也稱食人鯧、水虎魚,是一個擁有數百萬年曆史的古老物種。它們生活在南美洲奧裏諾科河和亞馬孫河的主流和較大支流水流湍急處,在亞馬孫河流域位列最危險的四種水族生物之首。
它們長着銳利的牙齒,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就會瘋狂無比,用其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
食人魚一般長15至25厘米,最長的可達50厘米。成魚幾乎來者不拒——其他魚類、河邊飲水的病牛,甚至是人體的某些部位都可為其果腹。食人魚兩顎短而有力,牙齒為尖銳的三角形,上下交錯排列。咬住獵物後靠身體的扭動將肉撕裂下來。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 羅斯福是一名野生動物愛好者。許多人都是通過他撰寫的《穿越巴西野林》一書才首次了解食人魚。他眼中的食人魚異常兇猛,“能將人的手指咬斷,總是在漁船周圍急速掠過,撕咬游泳者,或吞食斗膽入水的身上帶傷的人”。食人魚因而得名“水中狼族”和“水鬼”。
在它們活動最頻繁的巴西馬托格羅索州,每年約有1200頭牛在河中成為它們的美餐。儘管這種魚並不主動攻擊人類,但傷人事件仍時有發生。2011年11月,巴西婦女洛澤蘭妮 費列拉在西部馬托格羅索州達維隆海灘遭到食人魚襲擊。當時她帶着小孫女在淺灘洗澡,突然腳上一陣劇痛,腳趾頭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傷口,一條食人魚正在她腳邊。而她是當月馬托格羅索州第12名遭食人魚襲擊的受害者。
曾作為熱帶觀賞魚而引進到各地
不過,在巴西,人們並不擔心食人魚會成什麼氣候,因為鱷魚、河豚和水蛇等動物都是它的天敵。在千百年的進化過程中,許多水中動物都具備了對付食人魚的本領。有些魚渾身長滿了刺,使食人魚不敢輕舉妄動。而一條電鰻所放出的高壓電流就能把30多條食人魚電死。刺鯰則有銳利的棘刺做武器。食人魚要想對它發動攻擊,刺鯰立即怒張脊刺,令食人魚無可奈何,還有一些小魚會團結起來共同抵禦食人魚的進攻。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兇猛的食人魚才沒有在巴西肆意繁衍蔓延,臣服於生態平衡。然而一旦到了某一新的流域,失去了天敵,食人魚就會肆無忌憚橫行,近年來世界各地都發現了食人魚的身影,它們攻擊人類的新聞經常見諸報端媒體。
英國《每日鏡報》曾報道,一名醉酒的少年在玻利維亞從獨木舟跳入河裏,遭食人魚襲擊後身亡。去年,英國探索類節目《河中巨怪》的主持人傑裏米 維德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某地成功捕獲一條大型食人魚。當地至少有兩名漁民因被這種魚咬掉生殖器而流血死亡。在英格蘭北部林肯郡現身的食人魚也已在自然資源保護者和釣魚者當中引發極大恐慌。從這些事件看,食人魚似乎大有入侵全球之勢。
其實不是食人魚有多大的能耐能漂流過海,而是人類自找麻煩。分析人士指出,食人魚大多是作為熱帶觀賞魚而引進到世界各地的。或許是因為這些“世界一流的捕食者”令人毛骨悚然的綽號和攻擊性正對了某些寵物愛好者的胃口。不過,由於把食人魚作為寵物飼養成本高昂,時常有人因養不起它們或是感到厭倦後,就將其扔進了池塘。從而造成了食人魚在野外環境下大量繁殖入侵。
比如美國的佛羅裏達州,因具有與南美洲相似的生態環境很早就受到了食人魚的“拜訪”。該州東南部港口城市邁阿密是拉丁美洲到美國的運輸樞紐,也是熱帶寵物産業的基地之一。食人魚的頻頻出現讓人們擔心這些兇猛的生物是否已逐漸適應了美國水域並紮根繁殖。
多國紛紛開始“謝絕入境”
由於食人魚非常兇猛,要捕獲非常難。所以許多國家乾脆採取了“謝絕入境”的辦法。澳大利亞、德國、墨西哥、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國也都對食人魚亮出禁止入境的“紅燈”。
一旦發現入境,則堅決消滅之。據美國佛羅裏達州《太陽哨兵報》報道,針對棕櫚灘附近池塘內發現的食人魚,“州漁業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向水中泵入魚藤酮(一種天然殺蟲劑——本報注),不惜殃及其中的所有生物”,為的就是怕缺乏天敵的食人魚破壞原有生態環境。
1999年,美國成立了入侵物種理事會,專門防治外來物種的入侵。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署對進口和飼養食人魚做了詳細規定。華盛頓、紐約、佛羅裏達、夏威夷等26個州對引進和飼養食人魚等魚類的法律規定,嚴禁進口、飼養、轉送食人魚。其他一些把食人魚視為合法魚類的州也都制定了相關法律條令。如果要飼養和進口食人魚必須提前兩天向漁業與野生動物署在當地的監察機構申報並取得許可證,嚴禁私自將食人魚放流。違法者輕則要繳納上千美元的罰金,重則要受到幾個月的監禁。
非法引入中國必遭“封殺”
據漁政部門透露,食人魚最早是作為熱帶觀賞魚非法引入中國的,早在2002年就曾在廣州、南寧等多個城市熱賣,柳州的柳江之前發現過它們,各地海洋館也曾出現它們的身影。據報道,2002年底,國家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市場上銷售的及公園、水族館等養殖和展示的食人魚進行檢查和銷毀。12月,廣州深埋了查獲的673條食人魚。北京海洋館遵從市農業局“封殺食人魚”的通告,處理了300多條食人魚。隨後,長沙、武漢和南京等地的工作人員利用食人魚不能在20攝氏度以下生存的特徵,將其全部凍死。中國境內大型展覽場所內的食人魚當時被全部剿滅。
據廣西柳州市水産畜牧獸醫局局長韋永文介紹,此次在柳江中傷人的食人魚,很可能是走私入境後,市民將飼養的觀賞魚放流到柳江所致。
為了解柳江中食人魚種群情況,柳州採用放網、垂釣等形式在事件發生地點上下游河段進行誘捕,並鼓勵市民參與捕撈。經過5天的集中捕撈,沒有新發現食人魚的蹤跡。
“這説明目前柳江內食人魚的數量並不多,所以市民不要盲目恐慌。”廣西水産研究所資源保護專家周解説,“食人魚喜歡生活在水溫為22℃至28℃的大江大河裏,當水溫降至7℃時就會死亡。每年柳江水溫都有數日在7℃以下,按道理説食人魚應該生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