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 李文博 通訊員 袁開建 顧日升
生活污水處理廠裏的污泥又臟又臭,可對江蘇省泰州市春光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卻是“寶貝”。該公司養殖的蚯蚓特別愛吃這種污泥,排出的糞便卻是上好的有機肥料。此外,蚯蚓本身還是製作醫藥和化粧品的昂貴原料。
7月3日,泰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的監測數據表明,該公司用蚯蚓生物法處理污泥産出的“蚓便”,符合國家農業行業有機肥料標準,其中砷、汞、鉛、鎘、鉻等主要元素含量都優於規定標準。
“這真是件大好事!”中國著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蔣高明教授在檢測了該公司的“蚓便”樣品後高興地説,通過在污泥中放養蚯蚓的方式來實現對污泥的生物處理,做到減量、穩定、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符合環保、低碳、循環的方針政策,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悉,生活污水中的污泥含有大量有機物,遠遠超出自然分解能力,形成一種有機物污染。長期以來,處理污泥的方法,多以焚燒和填埋為主。焚燒處理不僅費用、能耗高,焚燒中還會釋放有害氣體,造成空氣污染。採取填埋處理,污泥在厭氧情況下分解,會産生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經雨水會滲透到地下造成污染。
一天可吃8噸污泥興化污水處理廠污泥不夠“吃”
7月8日,記者來到興化市周莊鎮的春光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高高的連體大棚裏,只見地面上隆起一條條黑色的泥土壟。該公司生産負責人王延靜用手深深地扒開一撮土,泥層中一條條蠕動著的紅色蚯蚓直往外泛。
記者蹲下,湊近泥土壟,使勁嗅了嗅,一股微微的臭味鑽進鼻子。“臭味是從污泥的深層散發的,比剛運來時的惡臭味道小多了。”王延靜説,這污泥是從興化生活污水處理廠運來的。污泥運來後先添加微生物發酵,去除泥裏的有害菌,再堆成壟“養”蚯蚓。蚯蚓進食量很大,每天吞食和自己體重相當的污泥,通過吸收污泥中大量富含的有機物獲得養分生長。
今年5月,興化經濟開發區開泰村在外能人李春光創辦了春光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周莊鎮西板村租地120畝,引進了蚯蚓處理污泥的項目。
項目申辦初期,由於項目庫名錄內沒有該項,相關職能部門也沒見識過,所以,在污泥的供給上不敢貿然拍板。經過種種努力和層層請示,終於獲得了環保部門的認可和支持。環保局批准供給50噸污泥,讓李春光試驗。“如搞成了,就大力支持。”興化市環保局局長陳茂旺説。
李春光租賃了一家舊廠房,從山東和陜西兩地以每噸4萬元價格,各購了4噸日本“太平2號”蚯蚓,並從山東聘請了一名蚯蚓養殖技術員,開始了試驗。“當我們和科技局的同志,親自看了被蚯蚓處理後的污泥後,信服了。”陳茂旺説。
“眼下,興化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每天産出的4噸左右污泥,全部拉給春光公司的蚯蚓養殖基地給‘吃'了,一下子解決了污泥處理的難題。”陳茂旺説。
“由於目前興化城區污水處理廠供給的污泥遠遠不夠,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公司的發展。”李春光説,公司現有的8噸蚯蚓,每天的食料需8噸污泥。待污泥供給得到保障後,公司將擴大生産規模。
變廢為寶100噸污泥可轉化30噸有機肥
“這秧苗就是施用的蚯蚓糞,瞧它長得可有勁呢。”在該公司的一片20畝的機插秧田,李春光指著綠油油的秧苗向記者介紹,公司的基地還栽植了蜜桃、彌猴桃,所有作物都實行有機種植,肥料專施蚯蚓糞。
記者在大棚的一角,看到了堆放的黑色顆粒。“這就是蚯蚓生産的有機肥。”王延靜説,因為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有機菌群,蚯蚓糞可是上好的有機肥,這種有機肥對改善土壤板結非常有效。每100噸污泥在這裡可變成30噸有機肥。
“一點異味也沒有,更談不上臭味。”記者抓起一把有機肥,湊到鼻前聞了聞。
“這就是蚯蚓的神奇了。”王延靜説,它的體內有100多到數百個不等的腔體結構,而每一節腔腸都相當於一個獨立的消化工廠,每個體節會分泌不同的蚯蚓消化酶,污泥被經過上百次甚至幾百次的消化,最後排出的蚯蚓糞是無害、無味的有機肥料。
李春光説,待規模上去了,將上馬蚯蚓有機肥車間。“當前市場,一噸蚯蚓糞便可賣700元,可見蚯蚓有機肥市場的前景有多大。”
“我們已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建立了意向性合作協議。”李春光説,一方面公司作為研究所的實驗基地,另一方面在研究所的技術支持下,進一步開發利用蚯蚓。
李春光説,蚯蚓本身也有很多作用,既可用來做藥材,又可以碾成粉末添加到動物飼料中,還賣給藥廠用以制藥。“蚯蚓加工後可作為治療腦血管和心血管疾病藥物的有效成分,每千克蚯蚓能賣到100多元。”李春光説,蚯蚓是高蛋白生物,其蛋白含量高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