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海拔1223.8米,素有“遼西屋脊”之稱的大青山,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144.5千卡/平方厘米,是我國北方太陽總輻射量最高的地方。大青山腳下的建昌縣老達杖子鄉青龍源村,因此也有著遼西“小西藏”的美譽。地理位置高,氣候溫差大的特殊環境,讓青龍源村擁有著特殊的發展資源──冷水。“村內有3處泉眼,是青龍河的源頭,冬天不結冰,比一般的河水都涼,非常適合養殖冷水魚。”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飛堂介紹説,近兩年來,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冷水資源,村裏集中人力、財力發展冷水魚養殖,在村內3、4公里長的河流上建起43個魚池,養殖冷水金鱒魚、虹鱒魚和三文魚。
“目前,我村的孵化場一次可孵化30萬尾魚苗,不僅是省內規模最大的冷水魚養殖基地,就是在國內冷水養殖市場上也佔有一席之地。”一説到冷水魚養殖,吳飛堂顯得特別興奮。
養殖冷水魚,讓青龍源村走上致富路。如今,在這個雞鳴三縣(建昌、青龍、淩源)、腳踏兩省(遼寧省、河北省)的大山窩裏的農村,村內通上水泥路,安裝太陽能路燈,蓋起像城裏一樣的住宅樓,建起2層小樓的幼兒園,文化室、文化廣場成為村民常去學習、娛樂的場所。“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繞著水泥砌成的圓形魚池,吳飛堂一邊察看冷水魚的生長情況,一邊和記者聊著,“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是要“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目前,青龍源村的冷水魚養殖業已初具規模,養殖戶已完全掌握冷水魚消毒、防疫、喂食等一整套技術,許多農戶看到冷水魚供不應求,利潤相當可觀,市場前景非常看好,也有加入養殖的意願。
十八大報告提出“壯大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和股份合作,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吳飛堂認為,專業合作社是開展適度規模經營的一種很好的形式,可以解決一家一戶“小農業”走向市場的各種弊端。由他發起、10位農民參與成立的桐星水産養殖合作社,現已成為國內冷水魚養殖市場上的一塊“金字招牌”,今年已向市場提供冷水魚15萬尾,這在東北、華北市場上都是“大戶”了。
吳飛堂説,下一個目標,就是計劃把孵化魚苗的基地擴建到40萬尾的規模。他給記者算一筆細賬:如果自己孵化,一尾魚苗成本不過2.9元,比成品魚苗進價一尾節省2元多,按照年孵化40萬尾魚苗計算,僅魚苗一項就可以節省近百萬元。同時,還可以為周邊養魚戶提供優質魚苗,實現規模化養殖。他要在“合作社”的基礎上,發揮社員養殖冷水魚致富的示範效果,把青龍源村建成冷水魚養殖“專業村”。“下一步就是要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的農戶通過養殖冷水魚增收致富奔小康。”吳飛堂這樣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