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9月初的一天,新疆博樂市的葡萄種植戶郭女士千里迢迢給在烏魯木齊上班的女兒帶來一箱葡萄,“這可是沒有經過農藥、化學激素處理過的,雖然個兒比較小,但可以放心吃,市場上新出的葡萄都經過了化學處理”。
她説,農民為了增收,必須在葡萄上打一個叫“膨大劑”的化學激素。果實雖然大了,但皮薄了,不利於保存。激素吃多了,肯定對人有害。其實,很多人和郭女士的想法一樣。
在居民小區的水果蔬菜攤上,很多攤販推銷産品時會補充了一句:“這個西紅柿和黃瓜是本地産的,沒有打過避孕藥和化學激素。”
央視網記者在網上輸入“無籽水果”,針對是否使用避孕藥的激烈討論超過數萬條。北京農業信息網上至今挂著一條新聞:“山東農民劉長富利用大棚種植無籽西紅柿,年收入萬元以上……”那麼,無籽水果真的是避孕藥種出來的嗎?
“首先來説説無籽西瓜”,中科院副研究員王新披露,教科書上介紹的種植方法是利用激素誘導無籽西瓜,程序太複雜,只是一種實驗,沒有實際應用。市場上的無籽西瓜普遍使用雜交手段,使得種子不能正常發育,同時給與一定刺激,讓果實自身可以産生足夠其發育的植物激素。
普通西瓜都是二倍體植株,也就是細胞內含有兩組染色體,可以正常結籽。技術人員用秋水仙素(植物鹼)處理西瓜,使得其染色體加倍成四倍體,這樣的四倍體西瓜也能結籽。但是,當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雜交後産生三倍體西瓜,它的胚囊在産生卵細胞時染色體會發生混亂,因此不能正常受精成為正常的種子。這時候,再以二倍體西瓜的花粉授粉,花粉中含有的合成生長素的酶係被花粉管帶入西瓜果實中,使三倍體西瓜果實內能夠合成生長素,結果三倍體西瓜的果實就成為無籽果實。
“避孕藥”無科學依據“這種方法已經推廣了幾十年,這跟化學激素、轉基因沒有關係,完全依靠天然形成,更不可能用避孕藥。通過雜交手段長出的西瓜,不僅無害而且有益,植物生長沒有繁殖的消耗,品質會更好。” 王新説。
據王新介紹,市場上出現的無籽水果還有香蕉。香蕉是單倍體植物,先天性無籽,無性繁殖為主,只能靠人工培養種苗來繁衍。目前在對西紅柿和甜瓜也進行過雜交手段的實驗,但沒有推廣。
在全國範圍內,很多大棚裏種植的西紅柿和黃瓜也是無籽發育的。具體操作方法是直接在沒有成熟的果實上塗抹激素,用激素去催長,産出又紅又大的果實。
“用激素塗抹水果達到無籽增大的方法,雖然尚未檢測出對人有害的結果,但這種方法不可取,至少不可能對人有益。”王新説。
中國農科院研究員馮炯鑫認為,有人利用化學激素“膨大劑”去催生西瓜,但這種方法不可取,農科院不做這方面的研究。專家也曾針對哈密瓜也曾做過無籽水果的實驗,但沒有實際意義,因為瓜籽不長在果瓤裏,有籽或無籽都沒有意義。
針對無籽葡萄的種植方法,中國農科院研究員潘啟明介紹情況時説,無籽葡萄的形成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性無籽,在新疆吐魯番大範圍種植,另一種是人工激素處理,讓種子停止發育,應用範圍在中國南方,不是很廣,在日本已經應用50多年。
人工激素處理的辦法,激素是植物激素,只對植物起作用,對動物和人不起作用。避孕藥則對動物起作用,不對植物起作用。
農民通過人工激素處理的辦法,在開花前打對葡萄打激素,讓種子停止生長,形成無核果。此外,農民普遍在葡萄開花後,噴激素“膨大劑”會讓果實變大,果皮變厚,成熟期變晚,産量提高。
如果在國家使用標準的範圍之內,“膨大劑”對果實有益,對人無害,如果濃度太大,會讓果實墜落,對農民自身也有害而無一益。
“避孕藥種水果”一説未有證實。但近年來,隨著羊肉卷、牛奶、饅頭等食品相繼出現問題,人們對食品安全變得極度敏感。老百姓對食品的擔憂情有可原。打造食品安全,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農民在生産水果的時候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檢測部門應及時檢測化學激素殘留;市場提高水果準入標準,食品安全便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