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冰箱冷藏檢測地溝油”這個方法最近忽然流行了起來。其實原理很簡單,地溝油因反復使用,其中動物油含量高,其冰點在8攝氏度即凝結。而橄欖油零下十多度才凝結,普通植物油也要0度凝結。因此,我們將自家購買的食用油放進冰箱冷藏室,如凝結了即為地溝油。
方法簡單,效果明顯,但這卻引起了網絡上的一片爭議。名為“甜蜜的提拉米蘇”的微博網友了解這個方法後十分懷疑,立刻在家進行了實驗。但結果並不如傳言,她説:“我們家裏用的油都是存放在冰箱裏,從沒有見過出現白色的泡沫。”但另一位網友表示,自己把從餐館裏打包回來的菜直接放進冰箱,過一段時間就發現菜上面出現了白色的泡沫,“這間接證明了冰箱冷藏法有用”。那麼,冰箱冷藏可以檢測出地溝油,是真的嗎?
通常人們指的地溝油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狹義的地溝油,即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者將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二是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加工以及提煉後産出的油;三是用於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數超過規定要求後,再被重復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後重新使用的油。
地溝油質量極差,其中“泔水油”危害最大,其主要危害物黃曲黴素,如果人們長期食用很容易致癌。
方式不科學對於“冰箱冷藏法”的真偽,有關專家對央視網記者表示,油放到冰箱裏會凝固是普通的物理變化,液態油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自然會轉為固態。
為了考證這個檢測方式,央視網記者也做了個實驗。
記者分別從超市買回來不同品牌的兩種食用油,並通過質監部門獲得了一瓶地溝油樣本,將三種油分別裝瓶放入冰箱冷藏。兩小時後,記者分別拿出三瓶油。地溝油和品牌食用油均有不同程度凝固,兩者均沒有出現泡沫,倒是經冷藏後體積有所減少,特別是品牌食用油的體積少於地溝油。
那麼,冰箱是不是真能驗出地溝油呢?內蒙古質量監督局相關人員對央視網記者澄清:“這種方法不靠譜。”該人士解釋説:“不能簡單的用冰箱冷藏的方法去確定是否是地溝油。因為食用油中如果含有標櫚油、花生油等油因為凝固點較高,可能會出現凝結現象。棕櫚油按照品種不同,分別會在12攝氏度、15攝氏度凝結,花生油在0攝氏度凝結以後,溫度達到5-10攝氏度還不會融化。”
權威營養師郭曉磊也表示,一些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用油在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後,也會逐漸凝固析出固體,單純用冰箱來檢測是否是地溝油不全面的,也不科學。
如何鑒別地溝油地溝油一旦流入市場危害極大,因此,如何鑒別地溝油也就成了很多消費者關心的問題。
有關專家向央視網記者介紹,食用植物油一般通過看、聞、嘗、問四個方面即可鑒別。一看透明度:純凈的植物油呈透明狀,純凈的油為無色;二聞:可以在手掌上滴一兩滴油,雙手合攏磨擦,發熱時仔細聞其氣味,有異味的油,説明質量有問題,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溝油;三嘗: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細品嘗其味道,口感帶酸味的油是不合格産品,有焦苦味的油已發生酸敗,有異味的油可能是地溝油;四問:問商家的進貨渠道,必要時索要進貨發票或查看當地食品衞生監督部門抽樣檢測報告。
通過冰箱冷藏來檢測地溝油的方法,顯然不具有科學性。如何快速準確地檢測地溝油,當前仍然是一個難題。除了想盡辦法研究如何檢測地溝油之外,加大監管力度,狠抓地溝油源頭,讓廢棄用油找到合理的再利用渠道,也是治理地溝油不可或缺的的手段。只有既治標又治本,地溝油問題才能被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