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博低碳世博總體方案專題新聞發佈會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07日 12: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市新聞辦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低碳世博”總體方案專題新聞發佈會在世博新聞中心舉行。會上首度發佈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低碳世博”總體方案》,並介紹了“低碳世博”的進展、相關科技支撐以及從“低碳世博”到低碳社會的建設等情況。現場還舉行了“低碳世博”自願減排活動儀式及世博場館“低碳之旅”活動啟動儀式。

  (一)

  在今天舉行的低碳世博總體方案專題新聞發佈會上,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黃健之介紹了低碳世博理念的形成以及相關考慮。

  黃健之説,今年65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低碳,正日益成為一種潮流,引領着人們探索更加美好的生活。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上海市環保局、上海市發改委、上海市科委今天向全社會共同發佈《低碳世博總體方案》。這一總體方案的發佈,既是對世博會籌辦過程中各類“低碳實踐”的一次系統盤點,也是對“低碳世博”這一新概念的完整闡釋和展望。

  回顧世博會近160年的歷史,就是一部人類文明的進化史,從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産力急速提高,到人類對於宇宙和原子的探索,再到對於生態環境的關注,世博會不僅展示了先進的科技發明,更逐步成為全人類相互理解、溝通促進的全球盛會。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所處的時代,正是國際社會日益關注全球氣候變化、低碳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時期,作為集聚全球思想前沿的舞臺,上海世博會義不容辭地擔負起“低碳行動的實踐者”和“低碳理念的傳播者” 的重要角色。

  從籌辦到運行,從設想到實踐,“低碳世博”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水到渠成的過程,逐步形成併為“低碳世博”確立了三大目標:

  一是全面實踐“低碳式發展”,即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到世博會籌備和舉辦的全過程,盡可能避免和減少世博會帶來的“額外碳排放”。世博園區選址於黃浦江兩岸,通過舊區改造和搬遷改造污染企業,優化城市功能佈局和産業結構,有效減少了該地區的排放。此外,通過建設大面積的濱江綠地,增加了這一地區的“碳匯”,使這裡成為市中心難得的“綠肺”。各類永久性建築都將節能環保作為其重要的指標,以世博中心為代表的“一軸四館”就是這方面的典範。

  與此同時,世博會將繼續積極推進各類“碳補償”項目的實施,爭取在世博結束前抵消60-70%的碳排放,並在世博會後4到5年內基本實現碳平衡。

  二是充分展示“低碳”成果。經過一個多月的運行,廣大參觀者已經可以發現,在世博園裏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最新的環保理念、科學技術及實踐案例。在這裡,人們可以暢想並探討未來城市的發展模式,發現各種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創意、科技和經驗。從中國國家館33米平臺的低碳展區,到城市最佳實踐區的100多個城市案例;從穿流不息的零排放公交車,到精彩紛呈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展館,無不從各自的角度,詮釋着人們對於“低碳”的理解。

  三是廣泛傳播“低碳”理念。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將是當前乃至今後我國和全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課題,上海世博會以其持續時間較長、參觀人數眾多的特點,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傳播“低碳”理念的絕佳平臺。通過園區內外的各種論壇、活動和展示,世博會正在積極地引導人們去體驗“低碳”、參與“低碳”、並成為“低碳”理念的傳播者、實踐者和倡導者。

  上海世博會的“低碳實踐”是世博會歷史上的一個創舉,是中國政府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一次亮相,更是全世界“低碳發展”的一場精彩展示。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參觀者,能在低碳、環保的融洽氛圍中,親身感受,並有所感悟;希望通過“低碳世博總體方案”的繼續實施,讓更多的低碳理念和創意,能夠轉化為社會發展的動力,推動城市朝向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前進。

  (二)

  在今天舉行的低碳世博總體方案專題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環保局副局長孫建介紹了“低碳世博”總體方案的主要內容和進展情況。

  “低碳世博”方案由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環保局聯合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方案結合了當前低碳發展的潮流和本屆世博會以城市為主題的特點,匯聚了世界各地低碳發展的智慧,圍繞全面實踐“低碳”發展、充分展示“低碳”成果、廣泛傳播“低碳”理念三大目標,明確了五方面的主要任務:一是在世博園區的規劃、建設、運營各環節全面落實低碳措施,盡可能避免和減少碳排放。二是在世博園區集中展示低碳技術、産品和實踐,積極推廣“低碳”成果。三是積極推進各類“碳補償”項目的實施,努力抵消世博會的額外碳排放。四是強化低碳理念的宣傳傳播,積極倡導全社會踐行低碳生産、生活和消費方式。五是發揮“低碳世博”示範帶動效應,加快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在各方的積極響應和共同參與下,從世博會籌備到舉辦,“低碳世博”各項措施正逐一落實並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世博園區規劃、建設、運營中碳減排措施已得到全面落實。園區內綠化覆蓋率達到50%以上;80%以上場館採用屋頂綠化、立體綠化和室內綠化;老建築的保護和利用佔園區總建築面積的1/5;60%以上的路面由建築垃圾和鋼渣製成;園區內已投用新能源汽車432輛;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達到50%以上。世博會正式開園一個月以來,園區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達到120萬千瓦時,江水源/地源熱泵累計供冷量達到564萬千瓦時,各類新能源技術的實際應用相比傳統能源技術累計節能5152噸標煤,累計減排1.27萬噸二氧化碳。低碳技術、産品和實踐的集中展示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國內外各參展方通過場館設計、建設和服務管理,以及組織各類展覽展示、交流研討及相關演藝活動,紛紛從不同角度詮釋環保低碳理念,傳遞了科學的城市規劃、環保低碳的生産和生活方式等綠色理念,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本屆世博會專設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匯聚展示了全球最具代表性、對未來城市發展和生活最具示範價值的成功實踐案例,目前已成為參觀、學習、交流和借鑒的熱點。世博會“碳補償”項目得到具體落實。對園區內原有270余家污染企業全面實施了關停淘汰或通過搬遷實現了技術升級改造,全市軌道交通從2007年底的270公里迅速提升到2010年的420公里,建成並開放了辰山植物園等8個大型公共綠地,並實施了一批工業鍋爐的節能和低碳排放改造、綠色照明工程等節能減排項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世博自願減排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世博園區內倫敦零碳館通過場館設計及各類低碳技術應用努力實現零排放,比利時館、葡萄牙館等已自行抵消碳排放,聯合國館和萬科館將通過上海能源環境交易平臺購買碳減排指標中和場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由上海世博局、市環保局、美國環保協會聯合發起的世博綠色出行活動從2009年5月啟動以來,穿越了長三角16個城市,78家行業協會和企業承諾員工綠色出行上下班,172所學校的近2萬學生和家長填寫了“綠色出行承諾書”,124個社區開展了各具特色的綠色出行倡導活動,已認建了5000平方米“世博綠色出行林”,低碳交通卡發行不到一個月已售出近2萬張。同時,世博會正在帶動環保低碳理念的傳播和社會實踐。目前,已有超過50萬市民參加了各種形式的世博環保培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通過發佈《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環境評估報告》形式向世界傳播世博會環境保護情況,並通過“椅我為榮”廢棄飲料紙包裝回收利用、“人人行動,添綠上海,共迎世博”植樹造林等活動,引導市民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按照低碳世博總體方案,下階段將着重開展以下工作:一是進一步搭建好低碳世博自願減排平臺。按照“政府倡導、自願參與、民間運作、社會監督”的原則,繼續大力推進世博綠色出行和低碳交通卡推廣活動,鼓勵企業自願捐贈、自願抵消或自願購買碳指標,廣泛發動企業及社會公眾參與低碳世博植樹造林活動,併為這些活動提供便於參與的渠道和窗口,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低碳世博實踐。二是繼續加強低碳環保理念的傳播。在加強宣傳的同時,擬組織啟動世博會“低碳之旅”活動,設計低碳參觀路線圖供參觀者選擇。另外一項重要的活動是組織好7月初在南京召開的“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邀請社會各界代表針對全球氣候變化、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及城市和全球環境問題的應對展開深入的討論和交流,使之成為傳播、交流和探討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三是借鑒世博會低碳實踐並指導城市未來發展。有關方面正在組織大量專業人士對世博會匯聚、展示的全球先進環保低碳理念和實踐案例進行認真解讀,希望將世博會環保低碳理唸有機融入“十二五”城市發展規劃,逐步推進低碳城市、低碳社會的建設。

  同時,在“低碳世博”總體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有關各方將做好全面的跟蹤評估,也希望社會各界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指導方案的優化和科學實施,並積極總結低碳世博工作經驗,努力為世博會留下一筆重要的文化遺産。

  (三)

  在今天舉行的低碳世博總體方案專題新聞發佈會上,市科委總工程師陳傑介紹了低碳世博科技支撐相關情況。

  我國已明確把低碳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家“十二五”規劃將引入碳排放強度,並積極推動低碳示範。2009年11月26日,中國正式宣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根據國家相關戰略,上海世博會已明確把“低碳世博”作為辦博目標之一。為此,科學技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會同國家有關部門和單位在世博科技行動計劃的推進和實施中明確提出了科技支撐低碳世博的目標,即實現上海世博會園區的”低碳排放”,實現世博園區內客運交通工具”零排放”,以及園區內建築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減少30%。此外,還要求實現上海世博園區生態和諧和資源綜合利用。園區內雨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100%,雨污水綜合利用率達到30%以上;工程廢棄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資源化利用達到50%以上。

  規劃建設中的“低碳”科技

  上海世博會園區選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南浦和盧浦大橋周邊的黃浦江兩岸。這裡曾經工廠林立,污染嚴重,老舊民居集中,城市服務設施落後,市民出行不便,企業發展受限,産業佈局和城市功能亟待調整。上海按照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加快舊區改造,促進環境改善;淘汰落後産能,推動區域功能轉型。改善了市民居住和生活條件,也為企業遷建和産業升級創造機會,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世博園區的規劃以“和諧城市”為主要理念,參照適宜的步行距離和宜人尺度進行設計。4個大型綠地公園和其他綠化景觀已經基本建成,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其中採用了具有生態凈化功能的濕地系統以及其它水體修復技術。

  上海世博會將大規模應用太陽能技術,使人們能夠體驗到太陽能技術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在世博會期間,太陽能技術將集中應用於中國館、世博中心、主題館和南市電廠,大量的太陽能電池將安裝在屋頂、玻璃幕墻上,與建築融為一體。太陽能將成為上海世博會園區使用量最大的綠色能源。建成後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總裝機容量約4.6兆瓦,遠大於歷屆世博會太陽能應用的規模。據計算,世博園區光伏建築一體化系統年平均發電量408萬千瓦時,可減排二氧化碳3330噸。

  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內60-70%的室外照明將採用半導體(LED)照明,其中景觀照明部分的80%以上由LED擔當。世博園區照明規劃從亮度上對園區進行了分區分級,黃浦江、世博軸及橫穿浦東主要國家館區的高架步道均大量應用LED照明。城市最佳實踐區將成為LED的集中示範區。

  世博會的場館將通過江水直接冷卻水系統,直接從黃浦江取水,經加藥控制微生物和藻類生長後,作為冷卻用水供水源熱泵機組使用,使用後的溫熱水排入黃浦江。採用江水源熱泵技術,與燃氣供熱相比,年運行一次能耗可減少40-60%,年運行費用可降低50-70%,年運行能耗節省約5740兆瓦時,折合約1000噸標準煤,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00噸。

  世博會核心區域的世博中心、演藝中心、主題館、中國館和世博軸,都建設了屋面雨水回收系統,對雨水加以收集利用,預計可節約自來水約100多萬立方米。此外,主題館還建成了亞洲最大的垂直綠化墻。這些主流或前瞻性的生態建築技術,均會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或捕獲二氧化碳發揮重要作用。

  具有一百多年曆史的南市水廠改造技術,不僅為世博園區浦西部分提供唯一的自來水供應源,其採取的先進深度處理技術,以及世博會上採用的白蓮涇的生態修復、水質安全保障、水資源綜合利用、景觀水體生態健康維護、水體生物生態修復與水環境突發事件應急等技術,都可以直接在城市水資源開發、保護中利用。其次,將世博會建築物中採用的固體廢棄物或工業副産品的再生材料,實現資源、能源的循環利用等技術在城市環境管理中推廣,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固體廢棄物對生産和生活的危害。

  運營管理中的“低碳”科技

  上海世博會積極響應國家倡導的公交優先戰略,除了大力建設並完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和智慧交通網絡之外,還將實現園內公共交通零排放、周邊交通低排放的承諾,為游客提供環保清潔的交通服務,各類新能源汽車的規模運用將超過1000輛。其中世博園區內以及相關接駁車輛包括零排放的超級電容車、燃料電池車、純電動車總量約為500輛,園區周邊包括混合動力車在內的低排放車輛約為500輛。

  在上海世博會進行示範應用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將引領未來城市交通發展方向並成為先進製造業的新寵。上海世博會將成為電-電混合超級電容車、混合動力等電動汽車規模化生産及走向市場的重要平臺和機遇。可以預期,通過針對示範發現問題的進一步優化和改進,在未來5-10年完全可以實現有一定規模的産業化。二甲醚燃料具有適合中國資源特點的優勢,已經形成一支涵蓋整個産業鏈的技術團隊,通過示範進一步完善和解決關鍵技術問題,上海完全具有適度發展基礎,並可以向未具備應用條件的城市和地區提供此項技術。對燃料電池汽車繼續進行關鍵技術攻關,突破核心技術瓶頸,並探索生産製造工藝技術體系,為未來産業化奠定基礎。這些新能源交通工具,將引領未來城市交通發展方向並成為先進製造業的新寵。

  展覽展示中“低碳”科技

  本屆世博會的主題本身就蘊含了倡導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在許多展館的主題演繹就包含了“低碳”的內容。五大主題館之一的“城市星球館”正是為探討城市人居與地球自然環境之間如何健康互動而設立;中國國家館33米平臺還將把“節能減排”作為展示主題加以精彩演繹;改造後的南市電廠內專辟展區展示“新能源應用”;城市最佳實踐區更是匯聚了全球諸多城市先進的“低碳”科技實踐。

責編:王璐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