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13日 16: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三峽秭歸在線
6月12日,秭歸縣風凰山景區南廣場,隆重舉行全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慶祝活動。
6月12日,秭歸縣風凰山景區南廣場,隆重舉行全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慶祝活動。
各級領導、嘉賓參觀端午習俗展覽及習俗展演
市民觀看端午習俗展覽及習俗展演
端午習習俗展演
三峽秭歸在線訊(記者 張遠剛 林鵬、何寶喜/攝影)6月12日是全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當天上午,慶祝活動在秭歸縣風凰山景區南廣場隆重舉行,各界嘉賓近萬人喜聚鳳凰山參加慶祝活動,這也標誌著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暨海峽兩岸屈原文化論壇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省文化廳副廳長王建剛、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趙舉海、國務院三峽辦規劃司處長倪莉等領導出席慶祝活,慶祝活動由副市長張永紅主持。
秭歸縣委書記羅平烺在歡迎辭中説,今年秭歸縣文化遺産日的活動主題是“保護文化遺産,傳承端午習俗,弘揚屈原精神,打造文化秭歸”。秭歸歷史源遠流長,文化遺産資源豐富。玉虛洞的原始人類遺址,朝天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東門頭出土的“太陽人”石雕像,柳林磧遺址陶器上神秘的刻劃符號,都真實而生動地記錄了秭歸一部上下7000年的文明史。
國務院三峽辦移民規劃司處長倪莉在致辭中説,屈原祠建設工程是三峽工程湖北庫區最大的地面文物保護工程,與重慶的白鶴梁、石寶寨、張飛廟一併作為三峽工程四大計劃單列文物保護項目,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建設,屈原祠已經成為三峽工程文物保護的一個亮點工程。
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趙舉海代表市委、市政府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説,秭歸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源遠流長,孕育了一代詩祖屈原。作為屈原故里的秭歸,近年來,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機制不斷完善,群眾文化遺産保護意識逐步增強,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特別是去年屈原故里端午習俗作為中國端午節的主要內容,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這也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文化遺産是千百年來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民族文化歷經風雨生生不熄的薪火。它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意境,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屈原文化是巨大的無形資源,我們要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繁榮,共同守護好屈原文化這一寶貴的歷史文脈。要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妥善處理文化遺産保護與經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條件改善的關係,切實做好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工作,守護好我們世代傳承的精神家園。要積極動員全市人民積極參與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努力構建“政府主導、公眾參與、全市聯動”的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新格局。
隨後,省文化廳副廳長王建剛同志宣佈屈原故里秭歸2010年全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慶祝活動開始。
慶祝活動現場還為“屈原杯”國際書法大賽獲獎者進行了頒獎,並將正式發行的《中國端午習俗》一書贈送給學生代表。
責編:喻清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