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期 |
災後重建 |
汶川災後兩年,曾經千瘡百孔的地震災區矗立起新建築和新希望。
在玉樹、舟曲百廢待興的今天,“汶川奇蹟”哪些仍讓我們值得借鑒,哪些卻讓我們引以為戒,震後的新家園,還有多少考驗在等待。
1、多頭共建 援建項目交付遲緩
2、志願者管理 如何終止無序
3、資金匱乏 心理救援誰來保障
4、救災資金依賴財政 政府待“減負”
5、異地重建 災民如何適應新生活
6、專家建議:心靈救助者如何保護自己
多渠道籌集的資金,有政府的,有社會的,另外還有公益組織的,還有企業的,就是這些共同出資建的項目,這些項目建起來快,但是它的驗收、審計過程比較長,所以就使尾款撥付時間長了一些。[視頻]
也通過這一次汶川大地震,使得我們國家怎麼樣管理和組織這種心理工作者有了更多經驗,所以從5月底,北師大和一些心理所,聯合港澳台和海外華裔學者,就成立了一個聯盟,開始試圖統一。[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