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13日 10: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中國網絡電視臺特約記者 劉義 羅兆震) “水來了!水來了!”今天上午,雲南宜良縣匡遠鎮大平地村成了歡樂的海洋,經過成都軍區某高炮旅六營官兵連續7晝夜的艱苦奮戰,一條長5200米、連通了大躍進時期修建的“英雄渠”的引水渠正式開閘放水,手捧從20公里外引來的涓涓甘泉,官兵和村民們高興的手舞足蹈。
英雄渠是大躍進時期當地政府為了把20公里外陽宗海的水引到村,軍民攜手在半山坡用鋤頭鐵鎬刨出來的一條灌渠。為紀念3名在施工過程犧牲的戰士,灌渠被命名為“英雄渠”。
“連通‘英雄渠’,將徹底解決3個自然村1400名群眾飲水和1100畝農田的灌溉。”站在先輩們用血汗鑄造的“英雄渠”前,官兵們頓感一種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早一天挖好,群眾就早一天免受旱魔之苦。”面對當地政府半個月任務完成期限的請求,旅長范宏彬給官兵的動員非很簡短:“只有更好更快,那才叫不辜負!”
由於久旱,紅土地異常的堅硬,每一鎬刨下去,官兵都感到手臂一陣陣發麻。一天下來,不少官兵的手掌上都打起了水泡,以至握不住稿把,有的乾脆捅破水泡,貼上一張創可貼,繼續戰鬥。晚飯時,新兵湯飛滿手都是水泡,端不起碗,也拿不住了筷子,戰友不得不喂他吃。
面對200米的長斜坡上施工的“硬骨頭”,十七連連長肖凱帶領30名黨員突擊隊隊員衝了上去。由於坡度都在50度以上,官兵不得不用被包繩將自己係在山坡的樹上,一點點往前挪,一鋤一稿地往下挖,緊張加著勞累,汗水濕透了官兵的迷彩服。
看到解放軍揮汗如雨,群眾們深受感染。青壯年外出打工,50多名婦女和老人便自發組織起來,揮鍬上陣,加入了戰鬥的行列。經過軍民們8天的共同奮戰,上午11時,20公里裏之外的陽宗海湖水被引到了村裏。
開閘儀式上,省市縣領導悉數到場。宜良縣委書記郭子貞握住政委王良福的手激動地説:“英雄渠”出英雄,你們都是英雄。他轉過頭來,向整齊列隊的六營官兵高喊:“向解放軍學習!”
“向解放軍學習!”在場的群眾隨聲附和,喊聲響徹山谷。
責編:王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