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Interview
  • 劉海林的十年

    從省委辦公廳到貧困村

  • 村中“人工湖”

    裝扮村民新生活

劉海林
Liu HaiLin

兩年來,劉海林完成了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但他知道,探索新農村建設模式,提供實踐經驗,更是他的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王在華 2012-09-12

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劉海林,多年以來一直在關心“三農”問題,很希望到農村去實地工作調研。到登封市石道鄉張溝村任第一書記後,劉海林的日子過得更加風風火火,劉海林認為自己的工作“越來越有意思”。

省委辦公廳值班主任想下鄉

劉海林老家在河南省輝縣市農村,劉海林從小就幹慣了各種農活。1984大學年畢業後,劉海林進入省委辦公廳第一秘書處,開始了公務員生涯。因為沉穩嚴謹,劉海林在省委機關按部就班地工作,一直走到了副調研員、省委值班室主任的崗位。

在省委工作期間,劉海林始終堅持學習。因為專業原因,劉海林對農業、農村、農民非常關注,經常通過家鄉研究“三農”問題。但因為在省委工作繁忙,他覺得自己的研究並沒有完全深入。

“挺想到農村去調查研究,但一直苦於沒有機會。” 2010年,劉海林的機會來了。當年7月,得知河南省委將選派19名黨員幹部駐貧困村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後,劉海林立即報名參加。他的妻子和女兒雖有意見,但也沒阻攔。當年8月,劉海林來到了河南省登封市石道鄉張溝村。

村委會院裏連個廁所都沒有,村民吃水很困難,種糧每畝最多收入二三百元,2000多人的村子就有幾十個光棍……村裏的情況讓劉海林感到震驚。

從2010年8月到2012年8月整兩年的時間,劉海林一直在村裏埋頭做事。

張溝村一位老漢用打油詩概括了劉海林為村裏辦的實事兒:“來了劉書記,換了新天地;馬路有路燈,柴火換沼氣;打井幾百米,清水送家裏;農校傳科技,學生穿新衣;喂的外國牛,養的品種雞;窮漢搬新房,有蓋有鋪的;壘起文明墻,添了健身器;村頭大工程,據説很神秘……”

農業博士讓科技進村

2012年8月27日,央視網記者來到登封市石道鄉張溝村採訪,村頭的新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村邊的幾個山頭都被劉海林帶領的人馬“佔領”了。佔領山頭的都是村裏的合作社,“現在有7個合作社,養殖肉牛年出欄量將達到1000頭肉牛、肉兔年出欄量將突破4萬隻、胡羊年存欄量將達到兩萬隻,而有機農業示範園,則是河南省目前為止最規範的大棚。”劉海林介紹説。

“張溝村沒有尊師重教的風氣,這也是這裡發展落後的根源之一。”劉海林告訴記者。 為了提高當地教育水平,劉海林花了大量心思新建學校--申請教育資金要跑,保證建築質量要跑,加強師資力量要跑。但劉海林的努力沒有白費,新建的幼兒園建築面積達2000多平方,目前已進入裝修階段,它將和旁邊的小學教學樓,成為張溝村甚至石道鄉最漂亮的建築。“常香玉藝術學校”也將在這所小學掛牌,藝術學校的學生將輪流過來實習。

那首打油詩裏所説的“神秘建築”,就建在村委會旁,它的學名叫“生物技術生活污水凈化工程”。2011年3月至9月,劉海林以此對張溝村的生活污水、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因為我讀博士就是這個專業方向,所以這個工程完全是我自主設計的,如果運轉較好,將為很多農村的污水處理樹立標桿。”劉海林信心滿滿地説。

積累扶貧經驗

2011年,為了給張溝村辦事兒,劉海林自己墊付了十來萬元,到現在還沒有報銷完畢。但給村裏建設基礎設施用的2000多萬元,都來自政府的各種專項資金。目前張溝村的基礎設施已基本建成。劉海林很欣慰,“我就是走了,誰也不會把路拆了、把路燈賣了吧?”

但村裏興辦的實業,讓劉海林費了很大心思。目前張溝村每個實業項目都是合作社,誰出的錢多誰佔的股份就多,相應的回報也就多。“如果以後我走了,即使有個別人心術不正,他也不至於從老百姓手裏搶走股份吧?”

雖然做了那麼多實事兒,但劉海林的考慮卻更長遠。“省直幹部下到貧困村裏,辦實事並不是最終目的,重要的是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幫助當地村民和幹部制定適合當地發展的計劃。省直幹部下基層,最有意義的是探索新農村建設模式,並把這種下基層的經驗提供給決策部門,供決策者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村發展政策。”劉海林説。

“實在人,實在事兒,實實在在的好幹部”

劉棟傑,《東方今報》資深攝影記者。第一次見到劉海林,他很難相信眼前的這個村官,本身還是河南省委辦公廳的處級幹部。隨著採訪的深入,劉棟傑被劉海林打動。

在駐村幹部中,並不是所有人都一頭紮在村裏不走了,有些人還記挂著城裏的生活和工作,只是偶爾才回村裏看看。但劉海林對張溝村的熟悉程度讓劉棟傑吃驚。

“全村土地面積597.2公頃,耕地2066畝,全是山坡旱地,人均不足1畝。年降水量500毫米,平均日照2230小時,年均溫度14℃,無霜期在220天以上。”有關張溝村一組組數據,劉海林信口拈來。

“多數男性青壯年勞動力在周圍煤礦當礦工,日收入在60元到120元,但目前多數煤礦處於停産狀態,礦工收入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多數青壯年女性在家種地或帶孩子,處於半失業狀態。50歲以上的勞動力,不分男女都在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不論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人均年收入二三百元。”劉棟傑記得很清楚,説起張溝村百姓的貧困,劉海林的眼圈都紅了。

面對張溝村現狀,劉海林面需要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地一個個解決問題。在劉棟傑拍攝的關於劉海林的一組照片中,劉海林都在污水處理工程施工現場勞動。

“他是個實在人,實在事兒,實實在在的好幹部。” 劉棟傑説。

張溝村的“人工湖”

為保證村民居住環境的健康,劉海林向中央和地方申請了120萬元,建成了一個利用生物技術處理生産生活污水的“人工湖”。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王在華 2012-09-12

照片中墻面一樣矗立著的腳手架背後,是劉海林為張溝村設計的“人工湖”,其核心功能是採用生物技術對張溝村的生活污水進行凈化處理。

城市的下水道和污水處理廠,夜以繼日地承擔著城市健康循環的重任。這項在城市中理所當然存在的設施和技術,在農村卻很少出現,在偏僻的山村,更難發現其蹤影。所以,當劉海林的“生物技術生活污水凈化工程”出現在村子裏的時候,很多村民都覺得它很神秘。

衛生環境惡劣,是張溝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嚴重問題之一。由於生存條件限制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在張溝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的現象十分突出。村民亂佔耕地、人畜混居、隨意排污,特別是靠山而建的房屋每到夏季返潮,導致黴菌惡性繁殖,對村民的健康狀況構成極大的威脅。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劉海林申請了中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120萬元,採用厭氧生物、土壤過濾和人工濕地相結合的綜合生物技術,對張溝村的生活污水、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因為成本太高,目前這項工程只負責張溝村學校兩千多人的生活污水處理。這個科技含量十足的工程,從外面看起來卻是一個景觀。建成後,污水處理工作間隱藏在地下,上面是美觀實用的葡萄架,處理後的水將流向旁邊的人工湖,湖裏將種上同樣美觀又實用的蓮藕。

目前這項工程正在收尾,劉海林預定效果很快就能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