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李顯龍1952年2月10日生於新加坡,是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的長子。李顯龍從政前在新加坡武裝部隊服役13年,曾任武裝部隊參謀長兼聯合行動與策劃司司長,獲准將軍銜。1984年12月,當選國會議員。之後,他歷任多項職務,1990年11月任副總理。2004年8月,李顯龍任新加坡總理,2006年、2011年連任。[詳細]
新加坡是英聯邦成員國,總統為國家元首,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實行總理內閣制。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獨立後的新加坡經濟發展引人矚目,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産業之一。[詳細]
1990年10月3日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高層交往頻繁。楊尚昆主席(1993年)、江澤民主席(1994年)、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1995年)、李鵬總理(1997年)、朱鎔基總理(1999年)、胡錦濤副主席(2002年)、李嵐清副總理(2002年)、吳邦國委員長(2005)、溫家寶總理(2007)、胡錦濤主席(2009年)等先後訪新。黃金輝總統(1991年)、李光耀總理(1990年)、吳作棟總理(1993、1994、1995、1997、2000、2001、2003年)、王鼎昌總統(1995年)、納丹總統(2001年、2010年)、李顯龍(副)總理(1995、2000、2005、2006、2008、2009、2010年)先後訪華。李光耀自1991年任內閣資政後,迄已30多次訪華或出席有關會議。兩國除互設使館外,新加坡在上海、廈門、廣州、香港和成都設有總領事館。 [詳細]
中新經貿合作發展迅速,中國是新加坡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馬來西亞和歐盟)和首選投資地。兩國簽有《經濟合作和促進貿易與投資的諒解備忘錄》、《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漏稅協定》、《海運協定》、《郵電和電信合作協議》、《成立中新雙方投資促進委員會協議》等多項經濟合作協議。2008年10月兩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2009年1月1日該協定正式生效,進一步促進了兩國經貿關係發展。2010年,根據中方統計數據,中新貿易額同比增長19.2%,達570.58億美元;其中中國對新出口323.48億美元、增長7.6%,進口247.10億美元、增長38.8%。 [詳細]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新兩國政府間合作的旗艦項目之一。[詳細]
天津生態城是中新兩國政府間合作的旗艦項目之一。[詳細]
新加坡與廣東建有合作機制,孕育了中新廣州知識城。[詳細]
兩國在人才培訓領域合作十分活躍,主要項目有中國官員赴新加坡經濟管理和公共管理碩士班、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赴新考察、兩國外交部互惠培訓項目等。十餘年來,來新培訓的中國官員累計超過3萬人。2001年起,新方定期派中高級官員團訪華。2004年5月,雙方決定成立"新加坡-中國基金",支持兩國年輕官員的培訓與交流。2007年7月,雙方簽署《關於借鑒運用新加坡園區管理經驗開展中西部開發區人才培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2009年4月,首屆中新"領導人才選拔與培養"論壇(簡稱領導力論壇)在上海舉行。2009年11月,兩國簽署《關於中新兩國中、高級官員交流培訓項目的框架協議》(2010年至2014年)。2010年4月,第二屆中新領導力論壇在新加坡舉行,主題為"和諧社會與領導力建設"。
兩國于1992年簽署《科技合作協定》,次年建立中新科技合作聯委會。1995年成立"中國—新加坡技術公司",1998年設立"中新聯合研究計劃",合作項目共計28個。2003年10月,中國科技部火炬中心駐新代表處正式掛牌成立。 2010年1月,非盈利民間組織"新中科技交流促進會"在新加坡成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