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反目為哪般?

雙標識卡的由來

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成立於2002年3月,總部設于上海。目前已擁有近300家境內外成員機構。在中國銀聯成立初期,迅速發展境內業務,境外業務主要通過與VISA和萬事達兩大國際卡組織合作,發行雙標識卡進行。對於持有雙標識卡的持卡人,進行境外支付時,可以自由選擇支付通道,任何一方都無權單獨對持卡人選擇境外支付通道做出限制。

紛爭源起

隨著中國銀聯在鞏固內地市場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境外市場,打破了“Visa主外,銀聯主內”的平衡局面,部分境外市場尤其是港澳市場,“4”字頭的卡片出現了“用中國銀聯的通道支付”,並有愈演愈烈之勢。中國境內銀行卡清算渠道並不開放,境外的卡在內地刷只能走中國銀聯的渠道,對Visa而言沒有什麼利潤空間。目前Visa雖在內地擁有較多用戶,但始終無法建立一套完整的發卡程序,心有怨氣的Visa才使出這一狠招。

銀聯卡優勢何在?

目前,銀聯國際受理網絡已經延伸至境外90個國家和地區,能夠基本滿足中國人在經常到訪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商務、旅遊、留學等支付需要。銀聯國際網絡不僅可以受理單標識銀聯卡,也可以受理雙標識銀聯卡。特別是62字頭單標識銀聯卡目前已經在境內外廣泛發行和使用。在境外交易使用單標識銀聯卡,不僅可直接走銀聯網絡,免收約佔交易金額1%-2%的貨幣轉換費,而且可以享受銀聯提供的多種增值服務。
      如果雙幣卡持卡人在境外消費用VISA和MASTERCARD進行結算的話,要先將消費額由當地貨幣轉成美元,再用美元兌換成人民幣進行結算,結算的匯率是由VISA和MASTERCARD根據當日全球的匯率進行綜合而定,同時要加收1%-2%的貨幣轉換費。而銀聯則免去了其中的“繁瑣”。持卡人境外通過中國銀聯消費,是將消費額直接由當地貨幣兌換成人民幣,結算的匯率是按照中國外匯管理局公佈的當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準。尤其是目前銀聯在境外進行結算時不收取任何的貨幣轉換費,顯然,選擇銀聯通道進行支付有著很大的優勢。

PK結局:雙幣卡或成歷史

中國銀聯目前正加速海外鋪網,以在境外對抗VISA。最終,雙方都有可能發行單一卡面的卡片,以取代現有的信用卡,但這勢必造成經營成本的增加,同時也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不便。而且,中國銀聯雖然發展勢頭迅猛,但是在全球範圍內與VISA的網絡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消費建議:出境遊最好攜帶兩張卡

凡是卡號以“4”開頭的銀行卡都屬於Visa支付網絡,在境外結算時需使用Visa結算通道。而以“622”開頭的銀行卡則是“惟一”的銀聯卡,境外有銀聯網絡的地方都可以用。不過,由於Visa網絡比銀聯覆蓋面廣,出國使用更“保險”。

背景知識:銀行卡號編碼規則

現行的16為卡號是國際標準,前6位是BIN,由國際卡組織分配,其中首位是4的是VISA的卡,5是Master,622126~622925是銀聯標準卡。第7位-15位各行根據自己需要按照地區歸屬分配,第16位為校驗位。其他非16位卡號都是各銀行自己制訂分配的。

雙方反目,各執一詞,你怎樣看待這其中的是是非非呢?

頂銀聯

國貨當自強

民族品牌的崛起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如今銀聯國際強大了,能滿足國人的需求,加上優質的服務,不怕與VISA“決裂”,我們能自己站起來

0人支持

頂VISA

VISA也委屈

銀聯國際初期憑藉與VISA合作,在開拓境外市場上省了不少力氣,現在既然強大了,也應該開放境內市場,才算是知恩圖報吧

0人支持

隨著銀聯國際的快速發展,與VISA的合作模式也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遺憾的是VISA的做法並沒有顯示出解決問題的誠意,反而會導致矛盾激化,兩敗俱傷。另外,中國境內市場也需要適當的開放,引入競爭才是良性發展的前提,無論是銀聯國際,還是其他民族品牌,都需要接受競爭的洗禮,國際化不應紮根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