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補碘:強加的"碘"型麻煩


        從1995年起,全民食用加碘鹽作為一項長期的國策在中國被強制推行,這一原本為保障公民健康的的做法,在大脖子病漸漸淡出人們視線的16年後,又以一種尷尬的狀態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

       7月26日,衛生部就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等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對食用鹽種碘含量平均水平的規定有所降低。[詳細>>]

       碘鹽到底能不能吃?公眾對碘鹽是否有選擇權?這樣的問題在困擾了我們多年之後,也該有一個明確而權威的答案了。

專題推薦
一、麻煩的碘鹽現狀

補碘過量:甲狀腺病增多,碘鹽遭質疑

       中國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有7億多人口缺碘,曾佔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但在“食用加碘鹽,健康全家人!”標語傳播下,各地碘營養的複雜情況被嚴重低估。越來越多的地方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一些地區正迎來甲狀腺疾病發病的高峰期。疾病暴發的時間段,剛好與強制食用加碘鹽相吻合。來自民間和醫學界自主補碘的呼聲越來越高。沿海居民是否應該補碘?甲狀腺疾病頻發是否與碘營養過量有關?一次全面深入的普查迫在眉睫。[詳細>>]

“一刀切”政策下的“被吃碘鹽”

       眾所週知,大脖子病的發生只是在中國的部分地區,例如內陸地區和山區。而且,在人群中缺碘的只是一部分人,例如孕婦、兒童等。即使以上世紀70年代受到碘缺乏威脅的人群達7.2億來計算,在中國也只有約一半的人適宜於補碘。其實,早在在1994年的《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第十五條中就指出:高碘地區可不強制推行加碘鹽,但在全民運動式補碘以及鹽業壟斷背景下,地無東西南北中,人無男女老少幼,都要被迫吃碘鹽,這實在是一件值得反思的問題。[詳細>>]

二、鹽業壟斷加速“碘”型困局

鹽業部門以加碘的名義來進行壟斷

       我國食鹽由鹽業公司專營,鹽業公司既是企業,又是鹽務管理的行政部門,實施統購統銷。國家對鹽業實行壟斷經營,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凡壟斷者必有謀取高利潤的衝動,與非碘鹽相比,碘鹽售價高出不少,因此,原本不需要碘鹽的高碘地區,也被鹽業部門強行推廣碘鹽。[詳細>>]

碘鹽的暴利有多大?

       鹽業公司為什麼總是“惜售”無碘鹽?有一個因素是明擺著的,那就是無碘鹽的利潤低,而加碘鹽中有暴利。有專家稱,鹽業公司從制鹽企業購鹽的平均價格為400 元/噸到500元/噸,其中加碘的成本只有20元~25元/噸,但鹽業公司平均批發價格為1500元~2000元/噸,整個批發銷售環節的價差高達4倍!正是在這誘人的暴利面前,鹽業改革受到了利益集團的多方阻撓。[詳細>>]

三、破解之道:因地制宜尊重消費者

補碘應因地制宜、因時而變

       制定食鹽中的碘含量標準,要綜合考慮人體需要量、膳食結構以及食鹽生産流通過程中的碘流失等情況。要“科學補碘”,首先就要取消統一碘鹽濃度標準,其次還要根據全國的監測數據實施的調整,未來幾十年,食鹽的碘含量還會有變化。[詳細>>]

科學補碘,我們的選擇權在哪?

      誰也不想輕易否定“全民補典”的歷史意義。但“一人得病,全民補藥”的尷尬局面也讓人匪夷所思———因為有些人還需要補碘,所以還是得繼續在全民中強制推行;因為碘缺乏的風險大於碘過量的健康風險,所以,就一定要補碘的“寧濫勿缺”。公眾需要的答案是,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補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