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都變“首堵” 透視擁堵背後的深層原因

    首都變“首堵” 透視擁堵背後的深層原因

交通背後的利益博弈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戴學峰認為,自上世紀90年代起,房地産開發建設的巨型建築或建築群,“系統地、大規模地消滅北京交通系統的毛細血管”,間接造成了這些區域道路資源的匱乏。交通影響評價報告,和眾所週知的“環評報告”一樣,向來是改善建築項目對交通可能産生的負面影響的重要依據。但在北京的實際運作中,卻常被忽視。

對公共交通建設的投資不足
北京是全國最早擁有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但由於缺乏資金,從1965年開工建設至2000年,北京僅有通車里程為54公里長的兩條線路,落後於上海,更不如香港。城市的正常公共交通投資應佔交通基礎設施總投入的50%以上。北京是直到為奧運會大修地鐵之時,才真正達到這一標準。這也是依靠中央政府的撥款和私營融資的結果。

曾大力發展和促進汽車銷售
2007年,北京取消了外地人不得在京購車的禁令,汽車銷售大增;2009年,為了挽救經濟,政府決定將大多數首次購車者首選的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這無疑提高了市民購置汽車的興趣。截至2010年12月末,北京登記機動車共有480萬輛,新增車輛以加速度的瘋狂,不顧一切擠進擁堵大軍。

公務車改革沒有明顯成效
據估計,在城市道路擁堵的車輛中,至少四分之一是公車。多年來沒有明顯成效的公務車改革,也構成了北京路面擁堵的一個明顯障礙,在交通治堵的爭論中被屢屢提起。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