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在連續兩天發生槍擊血案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當地時間2日上午在華盛頓正式重啟雙方近兩年以來的首次直接談判。
據英國媒體報道,美國國務卿希拉裏9月2日主持了巴以直接和平談話,並稱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雙方朝著和平方向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稱迦南,包括現在的以色列、加沙、約旦河西岸和約旦。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過。 公元前13世紀未,希伯萊各部落遷入巴勒斯坦,並曾先後建立希伯萊王國及以色列王國。此後巴勒斯坦又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及羅馬人佔領和統治。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在戰勝羅馬帝國接管巴勒斯坦後不斷遷入,並被當地土著人同化,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詳細
2010年9月2日,中斷了20個月之後,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以及約旦國王阿卜杜拉等人的斡旋之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在華盛頓舉行直接和平談判。 根據美方的安排,會晤將會就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邊界、耶路撒冷的地位保證、以色列安全權利和巴勒斯坦難民重返家園等等多項敏感問題進行談判。
2010年3月,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巴以地區,促成巴以展開間接談判。
2008年年底,隨著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發起代號為“鑄鉛行動”的大規模軍事打擊,巴以和談再度中斷。
在中東問題有關四方等國際社會的努力下,2007年11月,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和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在美國馬裏蘭州的安納波利斯舉行會談。中斷了七年之久的巴以和談終於得以重新啟動。不過談判局面並沒能維持下去。
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是由美國、歐盟、俄羅斯和聯合國共同提出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承諾將執行“路線圖”計劃。 根據該計劃,巴勒斯坦應該在2005年建國,為此巴以雙方將採取一系列相應措施,以確保巴勒斯坦國建立。但由於以色列政府堅持強硬政策,巴勒斯坦激進派別拒不停止武裝襲擊,導致和平努力不斷受挫,去年9月巴以和談中斷,“路線圖”計劃陷入僵局。沙龍則開始推行“單方面撤出”計劃。
面對不斷升級的巴以衝突,聯合國等國際各方紛紛要求雙方停火,同時加大對巴以問題的斡旋力度。2002年4月,聯合國、歐盟、美國、俄羅斯舉行了首次四方會議,決定不定期就中東問題進行磋商。
2001年3月,沙龍出任以色列總理後,開始對巴勒斯坦採取大規模軍事打擊等一系列的強硬措施。
2000年9月,隨著大規模流血衝突的爆發,巴以和談由此陷入僵局。 【新聞鏈結】 自2000年9月巴以爆發大規模流血衝突以來,以色列軍隊重新控制了圖勒凱爾姆等5座約旦河西岸城市,並採取嚴格的安全檢查措施,防止巴勒斯坦武裝人員進入以色列,給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不便,也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2000年7月,在美國政府的斡旋下,巴以美三方在美國戴維營舉行首腦會議,但會談沒能取得積極進展。
1993年9月,在美國時任總統克林頓的斡旋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與以色列總理拉賓于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奧斯陸和平協議,五年後,雙方又在美國馬裏蘭州舉行會談,並簽署巴以臨時和平協議。
巴以雖是彈丸之地,但巴以和平對美國可謂牽一髮動全身。首先,一個穩定的中東地區對於美國以合理價格獲取暢通的石油供給至關重要。巴以衝突是中東的定時炸彈,它威脅到了美國的能源安全。
美國正和“基地”組織作戰,而美國認為,“基地”組織正利用巴以衝突來破壞美國在伊斯蘭國家中的形象。如果巴以衝突能解決,美國便能向伊斯蘭國家證明,“美國方式”能夠奏效。美國便能改善在伊斯蘭國家中的形象,獲取伊斯蘭國家的支持。
美國國會將在今年11月舉行中期選舉。由於美國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復蘇前景黯淡,奧巴馬本人支持率降至就任以來最低,民主黨選情並不樂觀。重啟巴以直接談判作為重要外交成果,是希望能提振目前不佳的民主黨選情。
以色列及其周邊的一些阿拉伯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友,美國對它們都有安全承諾,但是巴以衝突讓美國對雙方的承諾出現矛盾。美期待解決巴以衝突以改善國家形象。
2011年9月份左右正是奧巴馬為2012年連任競選的時候。如果屆時巴以能達成和平協議,將非常有利於他的競選。
美國認為,後者通過支持黎巴嫩的真主黨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來挑起巴以衝突從而打破被孤立的局面。如果巴以和平能夠實現,將是對伊朗的重大打擊。因此,巴以和平關係到美國國家利益的説法絕非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