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張雪松在車間內調試動車車體加工設備(4月17日攝)。
白皙的臉龐,金邊的眼鏡,整潔的工作服,説起話來面帶羞澀,這就是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技師——張雪松給人的第一印象。
新華社記者 任正來 攝
時速350公里的“和諧號”動車組,以超越飛機起飛的速度在大地上奔馳着,當人們感受着高速鐵路帶來的舒適與便利時,卻很可能不知道,在技術壁壘的情況下,為造出中國首輛鋁合金動車組車體,第一代高鐵工人付出了怎樣的艱辛與努力。
一位37歲、只是技校畢業的普通工人,不僅成功破解了外國專家的“技術秘笈”,為我國成功試製出首輛鋁合金車體探索了寶貴經驗,還與工友先後完成了109項攻關、革新,66種卡具的設計、改造,推動了我國動車組製造技術的成功跨越。
他,就是人稱“洋設備的保健醫生”、“中國高鐵工人的標杆”的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技師張雪松。
中國藍領挑戰高端科技
【記者印象】個頭不高,一身藍色工裝,鼻樑上架着眼鏡,年輕的臉龐透着幾分書卷氣。張雪松給人的第一印像是:內向、安靜。但一説起自己看護的“機器人”,他像變了一個人,似乎有説不完的話。同事和家人都説張雪松幹起工作總有股“軸”勁兒。
張雪松所在的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是時速350公里“和諧號”動車組的整車製造商,也是國內首個獲得該技術的廠家。
2005年5月,唐車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引進動車組生産技術的談判進入白熱化階段。張雪松受命帶領從各單位精心挑選的16名精兵強將,負責研究磁懸浮列車和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生産技術,並在一個月內造出試驗車體。
當一台臺標滿外文的陌生機器安裝好後,大家頓時傻了眼:設備從沒見過,材料也不再是熟悉的鐵皮而變成了鋁合金,原來的焊槍變得不那麼聽話,工件也不聽擺弄。而外國專家只留下一堆圖紙和外文説明書,走人了。
鋁合金有個“怪脾氣”,對溫度、濕度,乃至風速都有嚴格要求,焊接時非常容易變形,多塊材料焊接組合後,整塊板子上總有一個角會翹起來。
“為什麼不用反變形對付變形?”張雪松帶領團隊,先從一個個小截面進行試驗,2米、5米、10米……在成百上千次失敗後,那股“軸”勁兒支撐張雪松攻下了難關。他和團隊摸索出不同材料的收縮預留參數,積累了“反變形量”、“焊後調修”、“調修加熱溫度控制”等8種詳實的數據,為動車組的批量生産奠定了現場製造技術的基礎。
車體組裝時,新的問題出現了。由於工藝裝備的定位裝置設計問題,調整中心線時需要移動整個裝備,費時費力,尺寸也不好保證;車內拉緊裝置與地板之間的連接剛度也太差,加一點力就把地板上的凹槽拉豁了。不過,這可沒難住張雪松,他只進行了小小的技術改造,問題便迎刃而解了,且工作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一個月後,張雪松和團隊按時交出了一個與圖紙一模一樣的動車車體。“這不僅為以後的生産摸索出大量參數,更讓外方知道,中國也有一批具備生産高速列車能力的優秀的産業工人。”唐車工會主席孔學雲自豪地説。
“軸人”偷師學藝
【記者印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金藍領”……張雪松獲得的榮譽證書摞起來一人高。但當記者們圍着問他平時是怎麼工作、學習、創新的,問他做了多少次實驗,加了多少小時班時,他卻只撓撓頭,憋半天蹦出兩個字:“忘了”。
對記者總説“忘了”的張雪松,卻記得多年前的一件“憋屈”事:公司首次購進了一批進口數控設備。開始安裝精細部件時,一位外國專家回頭瞥見了跟在身後的張雪松,衝他揮了揮手,示意“靠邊站”。張雪松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
但他依然執着地每天跟在外國專家身後,仔細觀察學習。一次,在拼接機床主床身時,張雪松發現地基打孔位置與安裝位置不符,馬上通過翻譯告訴專家,但外方人員不以為然,仍然繼續安裝,最終因失誤造成返工。隨後,細心的張雪松又發現了一處配件缺陷並及時提醒。這次外方吸取教訓,馬上進行處理,避免了又一次重大返工。這兩件事令外方專家對張雪松刮目相看,每次安裝調試都主動提出一定要他參與。
“外國專家不是神仙,他們能做到的,中國工人也行。”張雪松算了一筆賬:請外國專家維修一小時要80歐元,從上飛機那刻開始計費,飛上十幾個小時到中國,啥都沒幹就得先付1萬多元。而且,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生産過程中,每一道關鍵工序都由大型數控設備完成,一旦某個環節發生問題,就可能造成整條生産線停産。張雪松説,維修是拖不得的急活兒。
那時,外國維修專家們走到哪,哪就能看到張雪松的身影,他要抓住一切機會學藝。不過,洋專家們似乎並不樂意收這個中國徒弟,對維修的關鍵環節總是遮遮掩掩,張雪松只好“偷師”。
每當請來洋修理專家,張雪松都會仔細觀察對方在維修時調出的外文界面,用心記住修理步驟,等專家走後再調出相同界面,一邊對着字典翻譯關鍵詞,一邊模擬修理過程。張雪松坦言,這是個笨辦法,但許多故障的修理是觸類旁通的。
由於設計缺陷,負責切割鋁合金板材的美國機器存在卡緊力不足的問題,為了避免卡具和刀頭髮生碰撞,工人們在加工時總要預留出一段板料,浪費很嚴重。唐車多次與廠家協商解決,可對方開出天價,卻一直沒有給出技術改造的方案和實施時間。
張雪松急了,他和工友們根據以往觀察的經驗,反復研究設備,設計了3套方案,試驗了15次,但效果都不理想。“看來,這次攻關只能以失敗告終了。”有人説泄氣話。
“未必!”張雪松的“軸”勁兒上來了。他幾天幾夜不眠不休,把工友們從國外帶回的160張草圖全翻了出來,一張張對着看,還查閱了大量理論書籍和設備資料,反復計算參數。最終,他推翻了傳統的設計思路,採用在卡具背面安裝定位銷和彈簧的辦法,做出了新的卡具夾緊裝置。改造後,工作時間縮短了一半,加工質量幾乎零缺陷,大大節省了板料成本,僅生産第一批動車組就節省板材近百張。
隨着張雪松“偷學”的維修技巧越來越多,洋修理們在唐車漸漸消失了蹤跡。
一條焊縫關乎五百人性命
【記者印象】採訪中,記者們一致要求看看張雪松平時的工作狀態。於是,一群人跟着張雪松開始在車間裏“巡視、檢查”。走到工人楊曉銀操作的焊接機器前,張雪松為大家演示檢查過程,沒想到竟然真的發現了問題。
“數控設備送絲不穩。”張雪松顯得有些緊張,馬上開始重新調試。一番忙碌後,他才告訴記者,送絲不穩看似不起眼,但會使焊接出現抽絲,並導致焊接不透。“表面看焊好的地方,其實裏邊並沒焊透,這對高速火車來説將是致命的,也許隧道中的回風、或者一塊飛來的石頭都會擊開焊接部位。”張雪松一臉嚴肅,“每一條焊縫都連接着車上500多條人命啊!”
張雪松辦公室的燈被大夥兒戲稱是“長明燈”。為了搶修設備,他與工友們經常忙到深夜,回不了家,辦公室就成了臨時住所。工友孟慶輝説跟着張雪松幹活特累,但大夥兒還是願意跟着他加班,因為,“把故障排除後的那種成就感特帶勁”。
機器不是人,隨時都會撂挑子。張雪松深知,動車組車體是三班生産,設備當天修不好,就要耽誤幾個班次。“如果一個地方沒修好,就覺得像考試沒過一樣,彆扭。”張雪松笑稱自己不喜歡補考。
張雪松負責維修保養的數控設備價值3億多元,是廠裏的命根子。“日常保養可以及時發現小毛病,不能讓小毛病變成大問題。”張雪松在數控設備維護中摸索總結了“三分修七分養”、“周期定點養護”等設備維護模式。為做好設備“養生”,張雪松用一年時間跟設備“建立感情”,潛心研究數控設備保養、潤滑和潤滑油儲備問題;他根據不同設備的説明書、保養手冊,為每台機器建了一份“病歷檔案”;為延長設備配件使用壽命,他和團隊攻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壁壘……
據統計,張雪松與工友們完成了20多項設備技術改造,彌補了進口設備的缺陷,擺脫了對外國專家的依賴,保證了動車組的順利生産,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千萬元。
2008年4月11日,第一台國産“和諧號”動車組成功下線。中國用3年時間走完了國外20多年的技術路程,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幾個製造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移動裝備的國家之一。張雪松與廣大第一代高鐵工人功不可沒。
責編:張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