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中國一次性餐盒合格率不到一半(圖)

發佈時間:2010年03月24日 1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一次性餐具存在安全隱患。孫忠南攝

  當董金獅委託的律師前往法院立案時,法官看了訴狀後嚇了一跳,“我們每天都在用這樣的飯盒吃飯,從來沒想過會有問題,這案子一定要趕快給他立上。”

  他們所説的飯盒,正是我們日常所熟悉的一次性白色塑料餐盒。2010年3月中旬,董金獅所在的民間環保機構在北京兩家著名的飯店“老邊餃子”和“東來順涮羊肉”消費、打包之後,將餐盒送往一家專業的檢驗機構檢測。

  檢測結果觸目驚心:兩家飯店使用的餐盒雖然生産廠家不同,但檢測結果顯示,它們的正己烷蒸發殘渣均超過國家標準20倍,而乙酸蒸發殘渣則超標了近150倍。這意味著,如果長時間用這種餐盒盛放含有油和醋的食物,人們將會“吃掉1/3的餐盒”。

  “平常,人們總是會關注食品本身的安全狀況,卻很少留意食品的包裝。”董金獅説。日前,他將這兩家飯店告上了法庭。他在接受採訪時還指出,不僅是一次性餐盒,我們平常使用的紙杯、塑料杯和礦泉水瓶都可能隱藏著致病風險。

  這位食品包裝與環保領域的專家,已經與這些“隱形毒藥”鬥爭了10年。對於那些人們接觸頻繁的劣質食品包裝,董金獅評價説,它們造成的危害不亞於吸毒。

  被“吃掉”的隱形毒藥

  要了解“吃掉1/3的餐盒”有多可怕,首先要知道那些溶解在食物中被我們吃下去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科學檢測能夠幫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在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對餐盒進行的檢測中,工作人員將餐盒的樣品放入正己烷和乙酸溶液浸泡一段時間後取出,對溶液進行蒸發處理,並稱取剩餘殘渣的重量,從而確定餐盒中有多少物質可能溶解在食物裏。其中,正己烷模擬的是食用油,而乙酸模擬的則是醋,這都是日常打包食品中常常會出現的成分。

  在理想的狀態裏,一次性餐盒應當由高純度的聚丙烯塑料製成。這是一種像大米一樣半透明的圓形顆粒,柔韌度高,能耐高溫,浸泡在正己烷和乙酸溶液中,也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但在實際生産中,人們會在純凈的聚丙烯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碳酸鈣和滑石粉,作為主料之外的“填充料”。

  在自然界中,碳酸鈣最常見的狀態是“石頭”,而在工廠生産的原料中,因為純度變高,它的外形變成像小粉筆一樣細細短短的白色固體。也正是因為它們的加入,有些一次性餐盒的顏色由透明變成了白色。

  按照國家規定,填充料在原料中所佔的比例不能超過20%。但事實是,有的廠家原料中碳酸鈣的比例超過一半,有的“甚至會超過80%”。

  不過,只用這些像粉筆一樣的粉末,無法造出柔韌防水的餐盒。因此,在原料中,工人們還需要加入石蠟和工業廢塑料作為補充。其中,石蠟是白色像蠟燭一樣的固體塊,工業廢塑料是咖啡色的小顆粒,稍微靠近,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這些工業廢塑料的來源,可能是工廠生産的邊角料、回收的舊塑料,甚至還有可能是醫療垃圾。它們被混合在一起,熔化後擠成長條,再被切成細小的顆粒。這原本是絕不允許用於食品行業的原料,最終被製成餐盒,盛滿了飯菜並送到了我們的面前,甚至還被我們吃進了肚子裏。

  董金獅介紹説,根據檢測結果,溶解在乙酸和正己烷溶液中的物質包括“工業碳酸鈣和工業石蠟中的部分致癌成分”。這也就是我們所“吃掉”的飯盒的成分。

  這些成分中,工業碳酸鈣可能會影響人體的代謝系統,形成膽結石、腎結石,其中包含的重金屬雜質還會威脅人體消化道、神經系統的健康。至於石蠟中所包含的多環芳香烴,會影響人體的造血系統、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還會蓄積毒性,並誘發癌症。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