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東軟的三個“?”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01日 12: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com

  

    



>>>進入論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11月25日播出):本節目是中央電視臺今天啟動的大型節目《創新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東軟的三個“?”》以“創新=産業化?創新=跨越?創新=人才?”三個問號的破解,展示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的自主創新之路。

  

    



CT機是醫院重要的醫療診斷設備,十多年前我國CT機生産領域還是一片空白,國內醫院不得不花大量的外匯從國外進口。這種局面在1997年被打破,我國的一家公司——遼寧瀋陽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通過自主創新,生産出了國産CT機、磁共振和彩色B超等醫療設備,打破了洋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東軟生産的經濟普及型CT機還進軍國際市場,形成了與美國、德國公司三足鼎立的格局。

  

    CT機的核心技術是嵌入式軟體,它直接關係到CT機成像的質量和運行的速度。東軟研發這項産品的時候,國外品牌的成像速度是15秒,在這場實力差距懸殊的角逐中,東軟沒有步國外公司之後塵,而是另辟蹊徑、自主創新,使得國産CT成像速度達到1秒以內,圖象質量也有了質的飛躍。

  

    一個産品在市場上的成功不僅需要核心技術,還需要在生産方式、管理機制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全方位的創新。“虛擬製造”是東軟集團搶佔市場的一個高明之處。東軟將製造環節外包給國內其他企業,自己只做最擅長的部分,保證了産品質量的提升。

  

    東軟的三個“?” (全文)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焦點訪談》。

  

    前幾年,我們到醫院曾經看見CT機、磁共振,還有彩色B超都是進口的。而現在如果我們到醫院去看病,就有可能用上東軟自主研發生産的醫療設備。

  

    位於遼寧瀋陽的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數字醫療設備提供商。他們所生産的這些國産品牌打破了跨國公司多年來壟斷我國數字醫療設備市場的局面。那麼東軟為什麼在短時間內能異軍突起?為什麼他們能夠實現一步步的跨越?為什麼能夠吸引大量的優秀人才?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的記者走進了東軟集團。

  

    解説:

  

    接近年底,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副總裁董玉國特別忙,他正在籌備公司赴美參加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博覽會。展會上東軟將推出最新研製的雙排螺旋CT和數字X光機,東軟也寄希望於通過這個機會,獲得更多的國際訂單。

  

    董玉國 副總裁 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

  

    東軟已經連續幾年參加這樣一個會議。我們今年還會要在這樣一個展會上有更大的一個舉措和一個亮相。

  

    解説:

  

    東軟這些進軍國際市場的數字化醫療設備,在十多年前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跨國公司能夠生産。他們靠技術優勢向我國出售CT掃描機、彩色B超、核磁共振等設備,賺取豐厚的利潤,可今天洋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被打破。目前,在經濟普及型CT市場,已經形成了美國、德國和中國三足鼎立的格局。起步雖晚的東軟醫療通過創新形成了有核心競爭能力的系列數字醫療産品,搶佔了30%的市場份額,成為我國最大的國産數字醫療設備供應商之一。

  

    董玉國:

  

    在國際市場我們已經賣到了美國、德國、意大利、希臘等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解説:

  

    東軟作為一家以軟體和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從沒有做過CT機,面對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進入數字醫療設備這個技術含量極高的全新領域,那麼東軟醫療是靠什麼在短時間內形成了産業,贏得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讓用慣了洋品牌的國內客戶,對國産品牌的質量不心存疑慮呢?

  

    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告訴我們。1995年,當幾個國外廠家聽説他們要進軍CT機這個領域時,他們認為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劉積仁 東軟集團董事長:

  

    我們發現醫療設備越來越走向數字化,越來越多的軟體在這種設備裏面起到關鍵的作用。而這個方面正好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也就是我們可以用這個優勢和傳統的這些強大的競爭對手,可以進行較量的這麼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解説:

  

    雖説軟體是東軟的強項,但造CT機他們卻是門外漢。東軟的高明之處在於把東北大學在CT領域的科研成果和東軟的資金、軟體研究與開發,市場開拓的優勢進行整合,兩者形成緊密互動的利益整體,用智慧來解決科研成果,最終轉化為産品和産業的難題。

  

    鄭全錄 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總裁:

  

    劉老師説,我非常相信你們CT研發需要多少錢,CT的市場開拓産業化需要多少錢,我就給投多少錢,我們要把CT,一定要把這一民族的産業,把它堅決地進行下去。

  

    解説:

  

    CT機的核心技術是嵌入式軟體,可以説它是整個裝備的神經系統,直接關係到CT機成像的質量和運行的速度,這對於醫院進行科學、精確的診斷是一個重要保障。東軟的CT機剛剛研製出來的時候,成像速度是58秒。而國外品牌的速度是15秒,在和洋品牌這場實力差距懸殊的角逐中,東軟醫療怎樣才能後來居上呢?

  

    曾經擔任國産CT機研製工作的負責人江根苗現在回憶起當年的創業很有感觸。要解決成像速度和圖像質量這個關鍵技術難題,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種選擇,要麼跟隨別人的路徑,要麼另辟蹊徑。

  

    江根苗 東軟醫療國産CT機研發技術負責人:

  

    它是以一個新的,以軟體代替硬體的方式來實施。那麼對於一些國外大公司,為什麼它在這方面考慮相對比較晚呢?因為他們原來已經有一個成型的系統正在運用了,他們不希望在一個短時間裏,迅速地把原來的東西全部推翻。

  

    解説:

  

    用軟體系統替代硬體系統這條創新途徑能否走得通,實際上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當時研發團隊每天都吃住在實驗室,進行攻關。由於積勞成疾,江根苗患上了骨頭頭壞死,但他依然拄著拐杖到實驗室。

  

    江根苗:

  

    不僅表現為它一個高速度的更新或者升級,同時在速度上一點也不亞於硬體的速度。

  

    解説: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團隊就攻破並行運算的技術難題,最終使得國産CT成像速度和圖像質量都有了質的飛躍。

  

    江根苗:

  

    第一版軟體出來後成像速度是58秒,那麼我們經過持續地改進和提高,(成像速度)後來是變成了28秒、18秒、8秒、5秒,最後變成了1秒以內。

  

    解説:

  

    一個産品在市場上的成功不僅需要核心技術,還需要在生産方式、管理機制和品牌打造等全方位的創新。“虛擬製造”這種生産方式就是使得東軟醫療取得突破搶佔市場的另一個高明之處。

  

    黃瑛 記者:

  

    我所在的這個地方就是東軟醫療的裝配車間。在這裡我們看不到機器轟鳴的場面,也沒有車、鉗、洗、刨、磨這樣一些生産的工序。他們採用的是一種被稱為“虛擬製造的生産方式”,也就是説産品的研發、系統的設計以及産品的銷售和服務是由企業自主完成的,而大型裝備的其它部件卻採用全球採購的方式來進行。

  

    林木西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東軟的成功在於它理念上的創新,如果説還在用西方的雁形模式、跟隨模式去走,你總是梯度的,你總是承接人家的專業,但你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自己的東西。把它的軟體揉進這個CT機裏面,變成它的核心的東西,而且能夠超過國外的産品這個東西,這不就是核心競爭力嗎?這不就是自主創新?這就不能自己的品牌就出來了?

  

    解説:

  

    將製造環節外包可以彌補劣勢,而做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則可集中優勢兵力形成核心競爭力,保證産品質量提升的同時,促使國外品牌降價幅度達30%。短短幾年時間,東軟CT開始被一些用戶所接受,遼寧奉天醫院從以前使用國外産品到現在使用國産CT,就經歷了一個從懷疑到信任的過程。

  

    記者:

  

    和國外的産品進行比較的話,情況怎麼樣?

  

    韓首章 遼寧省奉天中醫院院長:

  

    當時我們對比了幾個參數,發現東軟的這些方面非常不錯,特別在運算速度方面非常快,這樣就使門診在作出診斷的時候非常及時。

  

    解説:

  

    這家醫院的放射科主任告訴我們,使用國産CT機也改變了過去使用進口設備出現故障,不僅維修收費昂貴,而且備件不能及時從國外運達,讓他們苦惱不已的情況。

  

    記者:

  

    一個費用高,另外一個會誤事,是嗎?

  

    于景賢 主任 遼寧省奉天中醫院放射科:

  

    時間很長。我不是説了,它有時候一個多月或是幾個月,這個機件運不來。

  

    記者:

  

    患者也沒法來看病。

  

    于景賢:

  

    對。這個機器就趴窩了,不能再用了。那麼你需要做這個檢查只好暫停。

  

    解説:

  

    東軟要持續要創新和發展離不開大量人才。與北京、上海、深圳相比,瀋陽的區位優勢並不明顯。對於東軟這樣的以人為核心的高技術企業,怎樣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呢?

  

    記者在東軟採訪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下級對上級的稱呼不是老總,而是老師。正是這種帶有濃厚校園色彩的企業文化吸引了胡博士。一年前,他從深圳來到瀋陽,加盟東軟,同事們都戲稱他是“孔雀東北飛”。

  

    胡紅兵 東軟醫療磁共振研發部:

  

    説起東北的話,大家都覺得是非常寒冷的一個地方。但是我一年前來到東北東軟之後,就覺得這裡實際上大家的那種創業的熱情還是挺高漲的。

  

    解説:

  

    正是有了這種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東軟每年吸引了許多優秀人才,激發了他們持續創新的激情。東軟醫療把人才視為發展核心競爭力的最大資産,信任他們,給他們架設事業發展的平臺,讓他們和企業一同成長。

  

    胡紅兵:

  

    是東軟使我從一個具體的研發人員,能夠轉變成為一個項目經理這樣一個過程,我覺得挺感謝東軟的。

  

    解説:

  

    像東軟醫療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的崛起,不僅推動了瀋陽的産業結構調整,也帶動了當地傳統産業的發展。

  

    鄒大挺 瀋陽市副市長: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的出現,有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在傳統産業當中的應用,産生更大的效益。

  

    解説:

  

    記者採訪期間,總是能遇到一些前來東軟醫療參觀或者準備購買産品的客戶。國産醫療品牌成為他們的選擇。

  

    客戶甲:

  

    感覺還不錯。這個企業的管理、生産規模,産品的性能都是不錯的。

  

    客戶乙:

  

    我們可能以後還有更多的精力要投放在咱們國産的設備上去。

  

    演播室主持人:

  

    回想幾年前東軟的醫療産品剛剛研製出來的時候,面對的曾經是一片懷疑和質疑的聲音。可是今天東軟醫療推出的CT機、磁共振和彩色B超等數字醫療産品,以穩定的質量贏得了國內的份額,還走向了國際市場。如果沒有堅持不懈的自主創新,就不會有今天的東軟。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自主創新之路最終會越走越寬。

  

    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再見。

  

責編:劉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