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關注“十一五”規劃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01日 11: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

  

    到今年底,“十五”計劃就要結束,“十一五”規劃即將走上前臺。今天上午閉幕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的一個主要議題就是對“十一五”規劃提出指導性意見,為下一個五年的發展把脈定調。

  

    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起草組成員、現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認為,“十一五”時期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他説,如果“十一五”任務圓滿完成,就可以為後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從而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財富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但資源短缺等諸多問題並沒有隨著改革的巨大成功而自動消失。因此,“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使整個中國的發展納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對中國這樣一個正在經歷轉型的國家而言,當改革過程中出現新問題的時候,創新就成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十一五”規劃建議特別強調著力推進改革,花更大的氣力,在關鍵領域使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既包括中國對於自身力量的新發現,也包括中國對於世界的重新估量。所有這一切都指向這樣一個未來:在中國,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時代已經到來。

  

    詳細內容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焦點訪談》。

  

    今天,中國共産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會高度評價十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強調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十一五”時期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我們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為後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解説:

  

    中國正在經歷的2005年很可能會被未來的歷史學家定義為中國新一輪騰飛的關鍵年份。在這一年中國第十個五年計劃即將完成,一份新的戰略藍圖正在展開。在今天,中國共産黨十六屆五中全會閉幕,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成為人民關注的焦點,因為這份建議所謀劃的是中國即將走上的一條發展新路,是一個國家日益強盛的未來。

  

    劉鶴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起草組成員:

  

    所以中央的《建議》用了一句話,“面向未來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這個話説得非常樂觀、非常自信,就是未來發展中國是有希望的。

  

    解説:

  

    劉鶴,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起草組成員,現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長期從事、長期規劃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工作。

  

    劉鶴:

  

    這次中央的建議對“十一五”期間做了一個重要判斷,“十一五”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怎麼理解呢?就説如果“十一五”我們的任務完成的比較好,就可以為後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宏觀目標,所以叫做關鍵階段。我們處於一個黃金髮展和矛盾凸現期的這種關鍵階段,所以你可以想象“十一五”對我們國家是多麼的重要,對全國人民是多麼的重要。

  

    解説: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的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財富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它正處於由傳統經濟向新經濟過渡的轉型期,並因此成為推動世界前進的重要驅動力量,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壯觀的基礎設施基地與原材料加工廠。種種跡象表明,百年來幾代中國人的強國夢想從沒像現在這樣近在眼前,但是夢想變為現實的距離遠比看上去要遙遠,前進中的中國所面臨的眾多問題並沒有隨著改革的巨大成功而自動消失,在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中,對這些問題始終保持著一份清醒的認識。

  

    劉鶴:

  

    我們正面臨著一系列的國內資源短缺的挑戰和約束,比如我們缺淡水,我們土地資源嚴重不足,中國要加速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現在處於城鎮化、工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全面加快的過程中,怎麼面對這個挑戰?

  

    解説:

  

    沒有人能站在時間的這一頭直接看清改革的彼岸,短短幾十年裏,中國已經從馬車時代、火車時代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不管對於國家還是個人而言,如何在加速度中保持平衡與方向正確變得越來越至關重要,因為微小的偏差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我們正在步入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它要求領航者更敏銳、更勇敢,也更富於創造性。

  

    林毅夫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必須圍繞著新的發展戰略,新的發展戰略來形成一套新的體制。

  

    解説:

  

    林毅夫——北京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曾經擔任“十五”計劃諮詢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增長趨勢的研究工作。

  

    林毅夫:

  

    我們從1978年以後連續26年時間,每年9.4%的經濟增長,這是全世界最快的,這當然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一個時期。在改革的初期,我們當時的看法就是我們原來的體制很沒有效率,增長速度非常慢,所以我們就提出對舊的體制進行改革,在這個過程當中,為了趕快縮小跟發達國家的差距,我們就特別重視速度。現在講起來速度大概沒什麼問題,所以我們不能只是重視速度,我們必須在追求速度的時候同時解決收入分配的問題,同時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劉鶴:

  

    也就是説,面對我們面臨新的國際環境、國內環境變化,我們有必要提出新的指導思想,這個指導思想就是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為一條主線來統領整個“十一五”規劃。

  

    解説:

  

    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必須以科學發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使整個中國的發展納入科學發展的軌道。這一指導思想是中央決策層針對中國今後一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勾勒出的一條主線。

  

    劉鶴:

  

    實際上是過去發展的延續,但不同的就是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要求科學發展,要求轉變發展的思路,創新發展的模式,提高發展的質量,真正把整個發展納入科學發展的軌道。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它是一個拐點,就是把粗放的增長方式轉入節約的增長方式,把以往的那種盲目擴張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這是一個關鍵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我們能有所作為,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整個全球來説其意義都是不可估量的。

  

    解説:

  

    當人深處河流之中時,常常難以察覺它的流動,但是如果有機會審視整條河流,就會發現我們所深處的時代多麼大的變革正在發生,在這種情形下,想要看清中國的未來就必須不斷變換觀察中國的視角。在外國觀察家的眼裏,有關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規劃建議就提供了這樣一種全景式觀察中國的機會。

  

    杜大偉 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

  

    每隔五六年時間,北京都在變化,你不這樣認為嗎?每隔五六年時間看起來北京都在飛快的變化著。

  

    解説:

  

    杜大偉是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David Dollar的中文名字,在中國工作的幾年裏,他對於這個國家的飛速發展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杜大偉:

  

    事實上我非常欣賞中國領導層,現在所使用的這個詞——科學發展觀,我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是中國領導層會審慎地施行不同的政策,並且認真評估它所帶來的結果,來評判政策實施後所取得的真正的效果,中國已經實行了各種改革,有一些效果不錯,有一些不是那麼理想,中國政府對於改革之後的效果做出積極反應,終止那些施行效果不好的政策,堅持那些施行效果好的政策,這對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來説是個好經驗,把那些對國家有益的政策記錄下來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實施。

  

    解説: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正在經歷轉型的國家而言,在務實理念推動下的創新過程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和實用性,當改革過程中出現新問題時,創新就成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在中國的改革進程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日益的創新和實踐。

  

    劉鶴:

  

    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需要相當的時間,我們需要創造一個新的利益機制,這個利益機制就是保證科學發展的理念得以實現的體制和機制,有幾個最重要的邏輯關係需要搞清楚:第一個邏輯是從發展到科學發展;第二個邏輯從科學發展到納入科學發展所要求的軌道。你心裏想科學發展,但是整個渠道、整個軌道、整個河床都往那個方向流,你是不可能實現科學發展,所以我們需要創造一種新的利益環境、市場環境,使企業、使各級政府、使得每一個市場的個體能夠沿著新的軌道不斷前進,這個軌道符合以人為本,符合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所以這個任務非常艱巨,也就涉及到改革的一系列任務,所以“十一五”期間,“十一五”建議,中央這次通過的一個建議非常鮮明的特點,特別強調著力推進改革,一定要花更大的氣力在關鍵的領域使改革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解説:

  

    在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既包括著中國對於自身力量的新發現,也包括了對於世界的重新估量,所有這一切都指向著這樣一個未來,在中國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時代已經到來。

  

    演播室主持人: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按照十六大對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新的目標、新的起點,只要我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紮實工作、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觀目標,就會越來越清晰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節目,再見。

  

責編:劉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