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隨着大學期末考試、畢業、職稱評定等日益臨近,“論文産業”進入“黃金期”。近日,記者調查了與之相關的買方、仲介和賣方後發現,原本應該體現科研學術水平的論文竟成了批量生産、明碼標價的商品。而推動這個“産業”發展的是寄生在畸形評價體制下的巨大利益。
>>買方
花錢買論文是公開的秘密
22歲的小趙就讀於山東某大學金融專業,為拿獎學金,他準備花錢在一本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現在獎學金競爭太激烈,不動點腦子不行。”
小趙所在大學,評獎學金有明文規定:除了學習成績,還要看文學、藝術、體育等綜合素質,其中包括論文發表,如果能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綜合素質能加1.5分。小趙説:“現在評獎學金,排在前幾名的學生之間往往只差零點幾分,能不能加上這1.5分會有天壤之別。”
據了解,2009年5月,小趙花1000元在一本“國家級”學術期刊——《 財富》上發表了一篇2000多字的論文,通過加分獲得5000元獎學金。
記者查詢得知,《 財富》根本不存在。小趙説:“全國有那麼多期刊,學校也不可能每一本都去查吧?只要評獎學金時向學校出示論文發表的原件和用稿通知,就能加分。”
除了“假期刊”,很多正規期刊也做“論文買賣”。濟南某高中的李老師,剛花1300元在一份周刊上發表了論文,該論文可以用來評職稱。
據調查,學生、教師、科研工作者等都是論文買賣的主要群體。濟南某初中的王老師説:“教育局規定評職稱,必須有論文發表,我們平時教學任務那麼重,哪有時間寫論文,就是寫了不花錢也發表不出來。花錢買論文已是公開的秘密,大家都知道。”
>>仲介
論文明碼標價給錢就能發
論文買賣市場的紅火催生了一批以此為生的仲介及網站。仲介張德明説:“我這裡能發論文的期刊很多,包括《高校 》《都市 》《學生 》等二十多種,都有正規刊號。”但記者查詢發現,這些“正規期刊”有一半多是假期刊。
張德明拿出最新一期《 學習》説:“這樣級別的刊物2500字以內1500元,價錢可以商量。”
每年大學生畢業、職稱評定前的一段時間,都是論文仲介的黃金期。“現在我生意可好了,一個月至少能收入一萬元,並且不費力,有電腦就能幹。去年我賺了十幾萬元。”張德明説,很多本科生、研究生替他做寫手。如果買家寫不出來,可以找這些學生代寫,但要加錢。“本科生1000字50元至100元,研究生1000字100元至150元,驗貨後再付款。”
據了解,多種期刊通過互聯網做“生意”。在百度中輸入“論文”“買賣”,能找到173萬個相關網頁。一家網站的“傅老師”報價説:“省級期刊2500字以內600元至800元不等,國家級期刊2500字以內1000元至2000元不等,給錢就能發。”
“傅老師”還説,他們一年的營業額在200萬元以上,很多顧客都是回頭客。
>>賣方
市場需求大雜誌不差錢
在小趙的幫助下,記者聯絡到《 財富》的編輯王亞力。王亞力提供的4月版《 財富》顯示,400多頁雜誌收錄了近300篇論文。
對於這本期刊為何無法查到,王亞力説:“不用較真,要是評獎學金加不上分,我把錢退給你,我的生意好得很,不差這點錢。”
據估算,按照2000字1000元的價格,僅4月份出版的《 財富》,就能獲利約30萬元。
此前,有專家發佈研究報告稱,2007年我國買賣論文“産業”規模約1.8億至5.4億元,2009年近10億元。這份報告顯示,全國學術期刊一年能發表論文248萬篇,而身負論文發表指標的人數達到1180萬人,論文發表市場存在嚴重“供需矛盾”。
>>專家
重建評價體系根治論文熱
青島九中教師姜曉慧説,論文成為明碼標價的商品,在於職稱等與之相挂鉤的各種利益有很大的誘惑力。如果能評上高一級職稱,就會獲得更高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花錢發表論文不但浪費公共資源,而且極大地敗壞了作為社會根基的誠實守信等傳統文化。”
山東省社科院專家稱,以論文發表數量“論英雄”、不重視實際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職稱考核評價體系,造成畸形的論文熱。要徹底解決論文買賣問題,除加大對學術期刊監管力度外,更應從根本入手,建立健全質量和數量並重的學術綜合評價體系,使論文能夠真正體現科研學術水平,而不要成為評職稱、得獎勵的工具。據新華社電
責編:許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