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鎮每年需安排就業2400萬 就業壓力長期存在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20日 05: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3月6日,齊齊哈爾市人才市場,人們在求職。4月24日,今年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89萬人,完成全年900萬人目標的32%,城鎮失業登記率為4.2%,比去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 中新社發 王雲龍 攝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曾利明)中國內地每年城鎮需要安排就業2400萬人,按城市化率計算,農村轉移城市的就業人口年均凈增1000萬。因此就業面臨來自城鄉雙重壓力,新增勞動力與失業人口相互交織,實現充分就業將是長期面臨的艱巨任務。這是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對中國就業形勢的基本判斷。

  該課題組19日在此間舉行的“中國人口與發展諮詢會”發表的《中國勞動力變動趨勢及判斷》報告稱,中國是世界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超過歐洲人口總和。目前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龐大,勞動力供給優勢將繼續保持。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將於2013年、2021年均達到9.26億的雙峰。

  報告指出,由於人口城鎮化水平低,勞動力就業結構落後於産業結構。2008年全國人口城鎮化水平為45.7%,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勞動力就業結構落後,第一、二、三産業就業比重分別為39.6%、27.2%、33.2%,明顯滯後於産業結構發展。勞動力性別結構均衡,年齡結構趨於穩定。2008年男性勞動力佔50.06%,女性49.94%,女性就業率73%,居世界前列。勞動力年輕化特徵明顯, 勞動力受教育程度較低,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勞動力為79.4%,高中程度為13.4%,高等教育程度僅為7.2%。

  報告強調,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勞動者報酬比重偏低,勞動者報酬佔GDP比重不斷下降,從2002年的50.81%下降為2006年的40.61%,而一般國家在54%-65%之間。2008年中國居民消費率為35.3%,美國為70.1%,印度為54.7%。居民消費不足掣肘中國經濟發展。

  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為35%,遠低於發達國家75%的平均水平,而過度依賴勞動人口數量和低成本競爭優勢的發展方式難以持續,必須通過提升勞動力質量應對勞動力規模減少,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實現勞動力從低成本型向高質量型戰略轉變。

  為此,報告建議:實施優先投資於人的全面發展戰略,深度挖掘未來二十幾年的人口紅利。大力開展健康教育,最大限度控制和減少傳染病、職業病和地方病,形成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均等化體系;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延長義務教育年限、促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高中和職業技術教育,加強在職人員培訓,培養適應産業結構變化的勞動力隊伍,不斷提升勞動者的受教育年限。

  同時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完善促進就業、鼓勵創業、扶助失業等系列相關政策;優化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産業,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促進跨區域勞務協作和國際勞務輸出,健全就業援助制度。

  以“統籌解決人口問題視角下的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為主題的“2010中國人口與發展諮詢會” 由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張維慶、國家人口計生委副主任趙白鴿以及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人口學會、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的近百位專家將就當前人口發展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3天的研討交流。(完)

責編:王玉西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