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23日 16: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今天,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第15個“世界閱讀日”。
昨天發佈的一份調查顯示:在上海,77%大學生3個月內閱讀人文類圖書量在2本以下,近六成只通過看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縮略文本等“讀”文學名著;年輕白領中六成“愛好閱讀”,但每天閱讀時間超過1小時的不過一成,閱讀內容集中于專業、理財、外語學習類。
幾位復旦大學教授趁著“世界閱讀日”的到來,苦口婆心提醒大家:不要只是為了謀生和休閒讀書,真正的閱讀,應該是精神生命的需要;要讀經典,不了解傳統,難以開創未來。學者的忠告及時、可貴,一針見血。然而有多少大學生及年輕人會聽進去,使得明年、後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的社會群體讀書現狀有所改觀?
在這個信息化、快餐化的年代,經典受冷落儼然成為一種潮流,成了全世界不得不面對的尷尬難題。淺閱讀乃至不讀書,其實是整個社會的痼疾。先有並無閱讀習慣的成人社會,才有成人言傳身教下的不讀書的青少年。事實上,今天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輕一代,除了為謀生而胼手胝足耗盡時間與體力的一群人之外,有多少人不處在“讀書”、“充電”的壓力和緊張中?説他們“不讀書”,實在冤枉。
問題是,我們已將“讀書”等同於“培訓”。原本應該以知識體系的架構、科學思維和精神發育為主的大學學習,在經歷了大學的快速擴張之後,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淪為應用知識傳授、就業技能訓練。何況在“就業難”的陰影下,年輕人的制勝之道,是要在手中抓著盡可能多的技能認證。
向前看。從打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教育標語的那天起,我們的急功近利之心便已暴露無遺——為了保證從起跑線到“成功”之間的最短距離,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東張西望、磨磨蹭蹭、旁逸別出,都將被根除。區別只是,手法是粗暴,還是巧妙一些。有多少位老師沒收過孩子們一時放不下的“閒書”,為了“做規矩”而斷喝過孩子的奇思妙想?有多少家長沒有在課餘忙著送孩子去“強化”、沒有對孩子怒吼過“做功課,不許看課外書”?走進青少年為主顧的書店,哪一家不是教輔書海洋,洶湧到足以教一個孩子從此對“書”反胃?
這樣經過嚴格拘管和精心雕琢長大的孩子,有多少會有自由讀書的興趣、膽量和品味,又如何能像學者期望的那樣,在功利和休閒之外,還有為“精神的生命”而讀書的願望和追求?
讀“無用”之書,才是讀書的真諦。這是“世界閱讀日”學者們給公眾最重要的警醒。迄今中國教育的所有弊病,幾乎都源自同一個病根:急功近利。去“功利化”,是一個人、一個民族健全完善的精神發育所必須的。
我們民族的未來,能否有文化血脈的強健傳承,有源源不絕的創新發展,恐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社會是否有足夠的開放精神,能否容忍我們的孩子多讀“無用書”、做一些未必會有事功、得近利的冗閒、快樂之事。
責編:孟研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