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集體採訪今天下午15時在梅地亞多功能廳舉行,主題為“政協委員談推進教育改革”。
銀川大學校長孫珩超在回答有關民辦教育的問題時説,我國改革開放以後,這三十年民營資本越來越雄厚,民營資本辦教育,應該講還是有前途的。首先是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現在雖然很發達,但是非常急需,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初中畢業生大概有1400多萬,被普通高中錄取的學生大概有400多萬,剩下將近700多萬的學生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所以民營資本辦職業教育應該改是非常有前途的。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民營資本辦教育也是自身的需求,好多企業實際上在發展自己企業的同時,人才也是短缺,它在給自己培養人才的同時,實際上也是給社會輸送一部分人才。從前途上來講,在職業教育下下功夫,特別是職業技術教育,也就是在理工科上下功夫,民營資本辦教育的前途還是比較廣闊的。
本次集體採訪由政協新聞組副組長、外事委員會辦公室副巡視員肖秦生主持,北京師範大學校長鐘秉林、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張濟順、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柯楊、山西省教育廳廳長李東福、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銀川大學校長孫珩超、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主任劉焱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
責編:汪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