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央視評論]大氣“國十條”:苦辣酸甜 全看轉型

發佈時間:2013年06月17日 21: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央電視臺

  國務院剛剛提出的關於治理大氣污染的十項措施,人稱大氣治污"國十條"。"國十條"提出,京津冀等要"區域聯防聯控"。但環保部一季度數據表明,全國最重污染城市前十中,河北佔了七個。

  北京市早年間便將多數工業企業轉出了城區,市區本身的污染源在減少,但大氣污染仍深重不已。N多次霧霾鎖城之後,大家更清晰地認識到:轉出去的工業大多落腳在周邊,河北不僅接收了它們,而且正在創建更龐大的工業體系。

  其結果是:大氣污染源並未遠去,反而變成了一個包圍京城的局面。污染物飄散在空中,不需要進京證、不需要戶口本,可以隨時直抵京城腹地,來得比動車快,走得比蝸牛慢。事實上,要治理京城大氣污染,必須統籌考慮京津冀整個區域,聯防聯控一起治。

  北京可以不要工業,河北能不要嗎?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難度在於:北京可以不要工業,河北能不要嗎?河北恐怕不能。河北經濟多年來一直相對落後,使得龐大的首都經濟圈,一齣京城,便迅速掉入經濟洼地。這種窘境,長三角、珠三角並不明顯。兩大"三角"已逐漸形成了區域內差異不大、綿延成片的發展格局。而7000萬河北人民目前仍在相對落後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正忙著迎頭趕上。

  所以,治理京城大氣污染,實際上聚焦于兩大核心難點:

  其一:京城自身的大氣污染源,正逐漸集中于機動車尾氣排放上。而京城限車,已用了不少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尾氣排放的快速上升,卻也很難令其逆轉而下降。不少市民一説到空氣污染就痛徹心扉,一説到限制開車就不情不願。

  其二:治理北京的污染,實際上是治理河北的污染。而對於亟待發展的河北經濟來説,對於有權利要求儘快增加收入的河北百姓來説,簡單地為保京城空氣而中斷工業化進程,顯然不妥。兼顧之舉,就是允許河北繼續推進工業化,但必須是"升級版"的工業化,是最大限度遏制了污染物排放的工業化。

  如何讓河北的工業迅速升級?

  這是所有關鍵中的關鍵。這次"國十條"提出了比較嚴苛的約束措施,包括地方負總責,嚴格限制新增産能,強化節能環保約束指標等等。落實的決心多大、進展如何,大家不妨聚焦河北。也關注國內其他類似地區。

  河流治污,把一條河上下游的命運、利益都連在了一起。大氣治污,把一個區域內所有人的命運連在了一起,把大家的利益也捆綁到了一起。這些利益中,有共同利益,也有相互衝突的利益關係。這種局面,更需要中央政府來統籌考慮並加以必要的剛性約束。

  這些事,正是此輪政府職能轉變中我們常説的,"該由中央政府來管的事"。

  文/央視評論員 楊禹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