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大學生就業難,年年都難,今年尤甚。
據教育部公佈的數字: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699萬人,比2012年增加19萬,再次刷新紀錄。適逢今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各用人單位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趨勢,供需關係失衡進一步加劇。
所以今年也被稱為是 "最難就業年"。
針對這一形勢,昨天,國務院辦公廳公佈了《關於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採取六項措施促進大學生就業。通知要求大力促進就業公平,要求國有單位在進行高校畢業生招聘時不得設置性別、民族等條件,不得以畢業院校、年齡、戶籍等作為限制性要求。
而在此之前,教育部辦公廳也發出通知強調,凡是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舉辦的就業招聘活動,嚴禁發佈含有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嚴禁發佈違反國家規定的有關性別、戶籍、學歷等歧視性條款的需求信息,嚴禁發佈虛假和欺詐等非法就業信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
接二連三的政策發佈讓人感受到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也感受到政府"反對就業歧視"、"促進就業公平"的願望在今年格外的真切。
但是,這樣的政策能解大學生就業之困嗎?恐怕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之所以年年讓人頭疼,歸根結蒂,是因為大學生就業出現了"結構性失衡"。這些失衡主要表現在:
一,産業結構失衡。能夠大量吸納高層次人才的知識密集型産業發育明顯不足。我國的第三産業佔到全部GDP的比重僅為40%多,而西方發達國家一般都達到60%多,甚至超過70%,如果我國的産業結構能夠更合理的話,對大學生的需求就會明顯增大。
二、空間結構失衡。簡單地説,就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大學生就業流向存在明顯的城市和農村、東部發達地區和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區域差別。
三、人才結構失衡。技術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在大學生人才結構中始終短缺、供不應求,但很多其他方面的人才過剩。
四、知識結構失衡。現在從高校畢業的大學生,學得多不多、新不新、能不能快速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也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如果所學非所需、所學非能用,知識結構老化嚴重,就業難免出現困難。
而要解決這些"結構性"的難題,有賴於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變,有賴於鼓勵企業創新、鼓勵創業的制度環境的完善,有賴於城鎮化和中西部的均衡發展,有賴於對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
當然,這並不是説在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之前,我們就不需要通過反對歧視、保障公平來促進大學生就業。恰恰相反,在這種供需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如何保障每個勞動者(不僅僅是大學生)都有公平就業、公平發展的機會,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而要做到這一點,僅僅靠政策的推動是遠遠不夠的,一些發達國家成功嘗試的"反就業歧視"法律體系也是我們該著手建立的 一個體系。保障社會公平、防止權力濫用的制度環境,也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
文/央視評論員 徐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