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不要讓美麗中國成為“畫餅”
□ 本報評論員 付小為
今年1月30日,北京律師董正偉通過在線提交和發送電子郵件方式,向環保部提交了兩份關於全國土壤污染情況的信息公開申請。日前,董正偉收到環保部的公開答覆函件,該函件長達22頁,涉及內容較廣,然而,具體到土壤污染調查數據信息,環保部以屬於國家秘密為由,拒絕予以公開。
“國家秘密”一説即刻引起外界反彈。圍繞能不能把“國家秘密”作為不公開土壤污染數據的理由,相關討論廣泛而熱烈,一些觀點甚至推及至環保意識樹立、公民知情權等方面。
事實上,不公開土壤污染調查數據信息,很大程度上如外界估計,是由於問題十分嚴重不便公開,而這樣的顧慮,在一些拒不公開的案例裏亦有體現。
土壤污染到底有多嚴重?自2006年環保總局和國土資源部聯合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時間已過六年有餘,環保部由多次表示會公開信息,到改口不予公開,這是一個跡象。實際上,近年來調查曝光的耕地重金屬污染,早已證實土壤污染的存在,只是很多時候,囿于沒有確切數據,作為一種現象觀察,它沒能受到更多關注。
而放眼整體性環境污染,土壤問題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僅從今年1月以來的問題曝光時序來看,往上追溯,是地下水污染問題。
繼續往上回溯,則是PM2.5數據公佈以來,從未離開環境探討中心的空氣質量問題。伴隨著每天的數據公佈、刷新、污染指數排序,人們基本認識到,霧霾是短時間無法解決的問題。它既是對環境治理期限的客觀預計,也不乏對現狀的失望悲觀。
如果把三者統一起來看,土地、空氣、水,它們是構成自然環境的基本元素。三種污染的“疊加”,其實是中國環境全面惡化的徵兆。具體到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地下水污染,在大氣運動與水循環的作用下,污染相互“滲透”,形成惡性循環。以土壤為例,大氣或水體污染,都會影響土壤質量,反過來看,它意味著若不從三方面同時入手,任何單向地治理都是無效的。
美麗中國提出之初,許多人開始憧憬一個碧水藍天、山川秀麗的中國圖畫,接踵而來的環境問題,則打破了此前的美好想象。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讓人們看到,美麗中國不止是政治承諾或令人心生嚮往的圖景,它對應著改善現狀的緊迫必要。如何讓美麗中國不是一個夢,一個不可觸及的“畫餅”,必須立足於解決當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