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主持人:清明節作為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有著特殊的文化內涵。請您談談清明節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意義是怎樣的?
蕭放:清明是我國重要的民俗節日,它既是節氣日,也是傳統節日。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為中華民族重大節日的。清明是春天的節日,春天是四季之始,也是農業播種的時節,民諺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農業是傳統社會的主業,為了農事的豐收,除了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得請祖先保祐,因此在清明時節形成春祭的傳統。在最初,祭祀的時間在清明前二天的寒食日進行。寒食節冷食、祭祀祖先。在我國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清明與寒食是分開的。我國寒食節祭祀大概從東漢開始,南北朝時開始在大江南北流行。唐宋以後寒食歸入清明節,當時就已經包含兩個主題:祭祀與踏青。宋代城市生活發展,人們對清明節中踏青這一內容更為重視,清明節中郊遊因素開始變得很大。有趣的是,唐宋時期,每逢清明官方都放假。現在我們國家對節假日進行調整,清明節成為新增的節假日,可以説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很好的傳承。 在清明節緬懷、追思先人,慎終追遠、追本溯源,能使家庭成員的關係更加密切,敦親睦族,增強傳統的血親觀念。與此同時,每逢清明佳節,海內外華人也會共同緬懷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這也使華夏兒女感受到血濃于水的殷殷情愫,增強了民族凝聚力。
主持人:清明節祭掃習俗有著什麼樣的文化內涵?表現了中華民族怎樣的文化心理?
蕭放: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心理的影響,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尤其重視家族、祖先。幾千年來,我們民族並沒有宗教信仰,更多時候受民間信仰的影響,因此對亡靈的崇拜、返本歸宗的意識特別濃厚,在清明節祭掃祖先是對亡故先人的特殊的緬懷方式。 古羅馬哲學家西賽羅早就説過:“血緣通過善意與關愛將人們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因為具有同一家庭的傳統、同一家族祭祀的儀式、同一祖傳的墓地,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尤其要提倡一種感恩的情懷。感恩是基本的倫理基礎,對亡故先人懷有一顆尊重之心和深深的緬懷之情,這是我們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舉國上下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提倡這種感恩精神,這種樸素的感情有利於整個社會層面的感恩文化的培養。在追思中學習感恩,推己及人,對別人、對社會心存感激,人與人之間就會充滿關愛與同情。
主持人:清明祭掃先人應該提倡怎樣的文化精神?您如何看待清明祭掃中的一些不文明現象?
蕭放:慎終追遠是清明節的文化精神。就是要利用清明時節,追思祖先恩德,隆重紀念先人,提倡家庭社會對歷史的尊重,保持對歷史與先輩的敬畏之心與感恩之心。在清明節祭掃先人是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在人心躁動的現代社會,清明節更有著特殊的意義。清明節緬懷先人,能夠給人一個冷靜、理性思考人生的機會。現在很多人在清明祭掃時沒有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思想觀念太世俗,祭祀用品也越來越“俗”,如燒紙做的別墅、轎車、手機、麻將等等,本意是讓先人也在另一個世界享受俗世之樂,實際上是個人追求物質享受甚至感官樂趣的一種心理折射,不是一種理性的態度。我們應該倡導祭掃中的環保理念與安全理念,儘量減少祭掃過程中的環境污染與資財的耗費。利用清明祭掃的機會,培修墓地,種植花草,在墓碑前鞠躬哀思等。關鍵是要有內心的誠敬。
主持人:有一些網友説,去掃墓都希望把自己的哀思帶給故去的親人朋友,但是來到墓前時,他們卻真的不懂得如何去祭奠,有沒有一個完整的掃墓儀式或者需要注意的禮節?
蕭放:清明主要是上墳祭掃。清明祭掃時間,未必一定在清明當天,民間有“前三後四”之説,就是説清明前三天、後四天都可祭掃。 清明上墳祭掃,包括兩項內容: 一是挂紙燒錢,唐代以前已有燒紙錢祭亡的習俗,但因寒食期間禁火,墓祭亦不能火化紙錢,人們將錢紙插、挂在墓地或墓樹之上;當然,墓祭時要上香、擺供祭品。祭品的內容各地不大相同,但一般是三牲熟食(豬肉、魚、豆腐等)。祭品擺好後,宣讀祭文。傳統祭祀儀式中,是有祭文的。這裡有一篇福建陳氏家族的祭文,內容如下:“時維三月,序屬季春。孝思有感,念切祖墳,擇吉拜掃,敬薦芬芳。 神其如在,鑒此清醇。庇祐孫子,福履駢臻。書香克振,甲等相因。伏惟尚饗”。祭文讀完後,就焚化紙錢,跪拜磕頭。 二是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是清明掃墓的又一活動,在雨水到來前的春季,人們借清明祭祀的時機,對墳墓進行清整,既保全了先人,又盡了孝心。現在某些鄉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動的有無作為家族是否綿延的標識,民間有“有後人,挂清明,無後人,一光墳”的説法。 去年我參加了台灣新竹客家人梁姓家族的清明祭掃活動。各房頭人在墳上插黃紙條與白紙條,他們用工具直接在墳上挖一個小坑,將紙條插在土中。在祖先墓碑前擺供,以前是要有三牲的,現在簡化了,只擺糖果、糕點、香紙等。因為這是總墓,所以大家依次來拜,也就是上香,有一個人將一把香點燃,站在墳與后土之間發香,進香人上前接過一根香獻給后土,然後再接一根香獻給祖先。他們不叩拜。然後將帶來的一扎扎紙錢燒化。燒紙的順序也是先后土,然後再是祖先。與此同時我們聽到附近不斷有祭掃的鞭炮聲。 還有祠堂家祭,稱為“廟祭”,廟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著密切的關係,二者雖然在時間上相距遙遠,血脈確實相通。廟祭是宗族的共同聚會,有的地方徑直稱為“清明會”、或“吃清明”。在祭祖儀式結束後,族長主持共商族內大事,申誡族法家規,最後會聚飲食。以同食共飲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團聚宗族,是古已有之的傳統,所謂“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 清明祭祀重在祭掃過程的嚴肅與真誠,儀式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調整,鞠躬或叩拜因人而異,語言可誦亦可默禱,關鍵是誠敬二字放在心中,切忌潦草應付。
主持人:有網友説清明節怎麼能只剩下一個“燒”字。俗話説,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但“重祭輕養”的現象以及虐待老人的現象還是頻頻發生,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如何引導我們把傳統節日過出文化的韻味來?
蕭放:在喪葬問題上,我提倡“厚養薄葬”。“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哀我父母,生我劬勞”,為人子女者不僅在物質上贍養好老人,也要在精神上與日常生活中孝敬和侍奉好老人,讓他們老有所樂,對父母來説這就是最大的孝道。 我記得網上有句俗語很好:“父母在,不關機”。老父老母在堂,要時刻留意他們的健康,手機不可關閉。這是小事,但就是孝心的最大的體現。現在很多人不僅在喪事上大操大辦,在每年清明掃墓時也是大肆鋪張浪費,這就偏離了節儉意識。在如何對待祭掃問題上,我提倡隆重、儉樸,懷著一顆虔誠的感恩之心追思先人,對於亡靈就是最大的尊重,這種感情不需要形式上的鋪張浪費來表達。
主持人:近兩年清明節都提倡以一種更文明的新方式來祭奠先人,網上祭掃活動很流行,您如何看待傳統節日和時代潮流以及現代化元素相結合的新形式?
蕭放:清明節是傳統節日,清明節給我們預備了祭奠先人的時間與機會,這是我們祖先為我們留下的重要文化遺産,它讓當代的人們在春天停下腳本,跟自己的先輩有一個對話的機會。雖然對話的方式最好是在祖先的墓地,掃掃墓園,燒燒紙錢,跪叩幾次,但現實的情況是許多人因為假期太短,或工作學習性質所限,不能回到故鄉親自叩拜,只能遙寄思念。現在由了網絡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憾,人們在網上獻花、虛擬祭掃,在形式上也滿足了部分人的心理需要。現代技術為傳統節日活動提供了新的選擇與途徑,部分滿足了人們的情感表達需要,這當然值得肯定。當然這是一種新方式,但不是所謂“更文明”的方式,兩種方式是不同情況不同環境的選擇。也説明傳統與現代並沒有天然阻隔,二者可以互通互聯,關鍵是要養護我們心中所具有的因血緣而産生的親密情感。
主持人:史料上有記載,處於不同朝代對清明節的過法有不同的側重點,所反映出國家的文化面貌也是有差異的。有網友説,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繪製的《清明上河圖》就細膩的描述了汴京一個富饒的國度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在明清時期的清明節則注重隆重的祭奠儀式,豐盛祭品。請問節日本身是不是也反映出人們目前文化生活的水平?
蕭放:節日是社會生活的節點,是歷史文化與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宋代是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時代,城市人口急劇增長,市井生活繁華,人們享受著各種民俗節日,本來以悼亡祭祀為主題的節日,這時反而成為出城踏青郊遊的遊賞節日。《清明上河圖》據説寫的就是當年東京清明的繁盛情景。《東京夢華錄》雲:“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此番清明景象,非得富庶生活與閒適心情為基礎不可。明清時代,人們的生存壓力似乎更大,人們清明遊樂的風氣似乎不及前人。但他們更重視家族祭祀,以清明祭祀的儀式團聚家族,這是明清時代家族社會發達之後在節日生活中的反映。 節日與社會財富、社會文化氛圍,以及人們的相互關係是有著密切聯絡的。這裡不展開説了。僅舉一例,在富庶的江南,傳統節日向來隆重熱烈。而在偏遠的山區其節日的氣氛就顯得單調。
主持人:中華民族的民俗和飲食總是不分家的,清明節在飲食上究竟有哪些食俗呢?
蕭放:節日飲食是民俗飲食的重要內容,也是節日的重要標誌物。清明節的飲食與春季的時令相關,有寒食燕、清明團、清明飯等。 寒食燕是山西地方寒食清明時的節令食品,它用棗泥與麵粉調和,捏成燕子形狀,也稱子推燕,表示紀念晉國先賢介子推。清明團是用青色的艾草汁染色的水磨純糯米粉團,可以冷食。 清明的節令食品還有烏飯。清明節在南方地區吃一種特製的黑飯,明代杭州,“僧道採楊桐葉染飯,謂之青精飯,以饋施主”。明清寧波人都稱為“青糍黑飯”。這種食品大約與寒食節的禁火有關,寒食在宋朝以後與清明合一。浙江黃岩人清明採蕪菁和米粉作餅,稱為“寒食”。廣東西寧民俗每年三月,用青楓(一名烏飯木)、烏桕嫩葉浸一晚上,然後以其汁和糯米蒸飯,飯“色黑而香”。南雄人在寒食前後,婦女相約上丘壟,“以烏糯飯置牲口祭墓”。據《廣東民俗大觀》記載,廣東客家有清明飯,製作方法如下:清明前夕,從野外採集各種可食用的藥用植物,如艾草、雞矢藤、清明菜(鼠曲)、薺菜、枸杞葉等,洗凈、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幹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碓舂成飯糰,添進紅糖搓勻,製成飯塊蒸熟即可。清明飯因所用藥料不同,風味各異,食而不膩,可作點心,也可饋贈親友,尤為兒童喜愛。 清代北京清明日始賣冰,冰盞也就大街小巷中響起來。北京三月的時食有天壇的龍須菜,“味極清美”。香椿芽拌面筋,嫩柳葉拌豆腐,是寒食的佳品。 春天飲食中,不能不提春茶,清明茶是飲食民俗中的佳品。飲茶的最好季節是春天,帶露的明前茶,是茶中的珍品。清明時節,天地明凈,空氣清新,在清明的柔風中,茶樹吐出新春的嫩芽。茶人採摘春茶時,要特別的仔細,只能用指甲掐,不能以手指扯。有人説最名貴的春茶,是少女以口銜摘。這茶大概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新火試新茶”曾是古代最流行的時尚。清明時節,無論家居還是出門在外的文人雅士,都以清明鑽取的新火煮新茶。天地澄凈,春意醉人的清明時節,用新鑽火,煮明前茶,迎著拂面的溫柔清風,擎起兔毫盞或白玉杯,那種心境,那種滋味,大約是品嘗新茶最妙的境界。
主持人:清明時節踏青、放風箏也是人們選擇親近自然的健康環保的活動。但是擁擠的交通和冗長地排隊買票、遊玩等都影響了人們的旅遊質量,您針對這些現象如何看呢?
蕭放:清明時節是親近自然的郊遊時節,郊遊跟旅遊不同,郊遊沒有固定的目的地,只要是有春意的地方,就可放風箏,可盪鞦千,可踢毽子、踢球、拔河,也可席地而坐聊家常。如果你遵循清明踏青的本義,少去人口密集的熱門旅遊景點,就不存在交通與景點擁擠的問題,你就可獲得難得的身心快樂。
主持人:有網友問:除了法定的四個傳統節日之外,例如重陽節,七夕節等,雖然沒有規定放假,其實也是弘揚中華文化傳統的節日,請您指導我們,該如何才能將傳統節日過得有意義?
蕭放:談不上指導,過節是人們的自由選擇。當然我們的文化傳統讓我們會選擇享受傳統節日。重陽、七夕在傳統社會並不是重要節日,但從今天的社會環境需要看,它的地位日漸重要。重陽登高是與清明並重的親近自然的機會,同時它有敬老的內容,當代將它定為老人節,中國一向有敬老傳統,目前中國老齡化問題也日益突出,對老人的扶養與關愛是社會大事,重陽節就是一個很好的敬老日。七夕是年輕人的節日,以前有乞巧與婚戀兩個主題。現代社會男女婚戀問題常常遇到困難,七夕提供了兩性交往的機會,同時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傳説也是一種愛情忠貞的教育。當然乞巧習俗仍然可以作為娛樂與手工比試的機會。人們應更多地了解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有意識復興或形成傳統節日中有意味有情趣的民俗儀式,將傳統節日視為傳承民族文化的生活實踐,將傳統節日作為自己的精神家園,如果有了這樣的文化自覺,我們的傳統節日才真的迎來它生機勃發的春天。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中國網絡電視臺 版權所有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8047123 京ICP證060535號 京網文【2014】0383-083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 0102004 新出網證(京)字098號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