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進入訪談直播頁面 <<<
央視網消息:"512"地震過去了整整一年,作為記者,他們用心靈、用鏡頭、用文字,感受著、記錄著、思考著一個民族化解苦難、領悟堅強、走向新生的全過程。從地動山搖的那一刻 ,到一座座"傷城"重建新生的每一天,他們在現場見證著歷史。在廢墟 之上、鏡頭之外,他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又經歷了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5月22日,中央電視臺著名記者岳群、張萌震區歸來做客央視網,講述她親歷的“傷城”故事,獨家解析你可能不知道的"汶川一年"。
央視記者岳群(中)、張萌(右)震區歸來做客本網
主持人:這次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汶川地震一週年特別報道》是兵分三路趕赴震區採訪,您二位的直播團隊主要負責北線,首先給大家介紹下你們在前方的行程和報道安排吧,去了幾天?都去了哪些地方?採訪了哪些人?
岳群:我們主要負責“北線”,包括四川的平武和青川,這條線比較特殊,它是四個點跨了三個省,而且點和點之間的距離是非常長的,我們當時在地圖上看得很近,實際上真的走起來,六個小時以上的車程,第一個是距離遠。第二個實際上我們做報道中,青川是屬於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它作為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它的受災也非常的嚴重,因為它在大山中,所有的信息,以及當時的救援情況相對其他地方之後的,那麼在地震的當時,這個地方被媒體可以説是關注不是很高,那麼這次為什麼把它作為一條線很重要的,因為這一週年應該讓大家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平武其實跟它有相似的,也是非常偏僻,受災情況非常嚴重,關注度比較小。所以領導劃出這條線,當時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一定要做這條線呢?我們後來理解領導的意圖,這方面曾經我們沒有關注很多的地方,我們不能説忽視它,它其實很多情況是大家很想了解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像陜西和甘肅,它加入到這條線以後,才知道“512”地震不是四川的地震,是一個波及範圍很廣的地震,這個報道整個全面性稍微強一些。基於這個原因,所以我們選擇北線。我們是25號出發的,我們在那裏23天的時間,張萌更長一些。
主持人:聽你説剛剛回來,很辛苦,跟我們説説後來你又做了些什麼?
張萌:後來我又去了德陽那邊,在此之前,我在綿竹那邊待了一個月,所以那邊有很多人和事很牽掛,所以這次回去也是看望他們。之後又意外地到了西藏,然後昨天結束了所有的報道回到北京。
主持人:聽起來你們這條線挺艱苦的,覆蓋面這麼大,走這條線確實非常辛苦,我們也看到“512”堤真一週年,有很多媒體也派了大量的採訪團隊去,大家有各自有各自關注的重點,有的會關注“震區人們的情感”等等,你這次震區行最關注的是哪些方面?是臺裏統一部署?還是個人的興趣點?
岳群:我們更加強調的是,因為這條線當初被關注的少,我們在這次關注一定要發現新的問題,在這一年中大概發生什麼情況,所以當時我和張萌我們成為這個團隊的主要成員之後,我們也是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希望大家知道,除了北川,還有平武青川這樣兩個地方,它們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事情。剛才提到這個問題,當時我還是帶著一個這樣的心情,除了大家看到重建的問題,其實我當時很關注的,當初因為交通,因為它偏遠,我們忽視了它,會不會在這一年中,我們還有這些地方沒有關注。我知道南壩小學地震以後,很多孩子遇難,青川中學二百多個孩子遇難,那這些人,他們這一年中經常被心理干預這樣的情況怎麼樣?所以當時我們想把這個作為一個重點,因為我去了以後,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像北川太關注了,去的心理干預者一波接一波,可能活動也是很多。但是對於青川和平武這個地方被關注得很少,這次我們通過節目反映出來,在這些很偏遠的地方,他們受災也很嚴重。因為可能我們很多地方沒有辦法去波及到,或者是他們沒有完全注意到這些地方,那麼這些孩子,這些老師他們心裏上都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我們也做了這方面的解讀,希望引起關注。張萌可能在這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
張萌:因為畢竟有很多的期待在當中,想知道這當中的人和事發生了什麼變化。因為有一個群體他在我腦海中當時是空白的,就是援建的這個群體,之前主要是以救人和安置為主,這個群體是逐漸龐大起來,他有近四百人在那兒,你想想他們帶著那麼多援建的資金和那麼多來自富裕的地方,他們的經驗到哪兒,他們又發生什麼樣的衝撞,他們用什麼樣的智慧解決這樣的問題。這是我比較關注的。
責編:田詩嘉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