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我在現場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獨家揭秘:張泉靈的成長經歷

 

CCTV.com  2009年05月20日 14:5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專題:記者歸來

    >>> 點擊進入訪談直播頁面 <<<

    央視網消息:"512"地震過去了整整一年,作為記者,他們用心靈、用鏡頭、用文字,感受著、記錄著、思考著一個民族化解苦難、領悟堅強、走向新生的全過程。從地動山搖的那一刻 ,到一座座"傷城"重建新生的每一天,他們在現場見證著歷史。在廢墟 之上、鏡頭之外,他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又經歷了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5月20日,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記者張泉靈震區歸來做客央視網,講述她親歷的“傷城”故事,獨家解析你可能不知道的"汶川一年"。

張泉靈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

    從2001年張泉靈參加第一次新聞直播報道開始,電視鏡頭前的她一直給人飽滿的精神狀態和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其實新聞主播也是普通人,在強大的工作壓力之下也會疲憊。

    泉靈回憶首場直播經歷:無知者無謂,完全不緊張

    主持人:通過你們的講述,真的感受到災區恢復重建的信心更加堅定了,同時通過你們我們可以了解到更多災區我們很多人不知道,被忽視的,他們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也通過這個平臺,更多人可以力所能及幫助他們解決這些急需解決的問題。談了這麼多災區的一些恢復重建的情況,我們很多網友也非常關注你,因為總是在重大事件的新聞現場看到你,去年地震的時候是從珠峰剛剛回來就去了災區,很多人看到你在不斷做報道的時候,很多人都在説,泉靈的身體是不是很好。

    張泉靈:對。

    主持人:真的不會覺得身體有撐不住的時候?

    張泉靈:其實我半年前又去走了一趟213國道的時候,當時開著車,我説去年這條路我走過嗎?打死我也不會再走了。我當然屬於體質比較好的,但是精神的力量對人的支撐是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所以説每個人都是有潛力的。

    主持人:可能所有工作做完,回到家才覺得累了,工作狀態中根本不覺得累。
    張泉靈:對。

    主持人:你現在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記者,很多人把你作為榜樣。你第一次做新聞現場直播的報道的時候你記得是什麼時候嗎?

    張泉靈:張健橫渡英吉利海峽,2001年。

    主持人:那個時候第一次做這個直播,緊張嗎?

    張泉靈:不緊張。其實對於我們來説,我們首先對鏡頭是不緊張的。第二我對直播不緊張,因為我們從2000年10月份開始,東方時空當時在早間直播,每天要面對兩個半小時的直播,如果對這兩件事情都不緊張的話,現場直播更不會緊張,因為對演播室的主持人來説多了一個現場的支撐,所以更不容易緊張。我當時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不緊張的原因是因為我不太懂現場直播。無知者無畏,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我當時第一次做現場直播的時候,在2001年張健橫渡英吉利海峽當中,其實有一個技術的環節是沒有做好的,當時我能完成的事情,我向你保證現在我做不了。張健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時候,我的耳機裏有七路聲音同時存在,我能聽到導播跟我説話,我能聽到導播去叫空中的直播的那個。

    主持人:幾路聲音全部傳到你耳朵裏?

    張泉靈:導播去叫空中的飛行員,加一路翻譯。能聽到北京演播室裏的吵架聲音,總之我耳朵裏有七路聲音。

    主持人:這個很有難度。

    張泉靈:因為當中可能出了一個小差錯,沒有把這些聲音剪掉,而且剪不掉。我還要説話,我還要跟嘉賓訪談,還要説話,報道現場的情況。

    主持人:當時可能也不知道這個聲音可以切掉?

    張泉靈:我不知道。所以他們問我説聽得見嗎?我毫不猶豫告訴他們很正常。我不知道我不該聽到這些聲音。我認為但凡別人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我以為別人都是這樣直播的,所以我覺得這些事情就是這樣。等到我結束的時候,我跟他們説,要在那麼多聲音裏分辨你的聲音也是很困難的,但是我還可以分辨。然後他們説,你可以聽到這麼多。才發現這一路通訊出了一些問題。

    主持人:你剛才説如果是現在你肯定做不到。

    張泉靈:我做不到,因為我知道這樣不對。如果再這樣的話,我知道這是不對的,我就老想著它怎麼不對了,怎麼出毛病了,我就替它著急,我就會緊張,然後會出我的錯,然後陷入惡性循環。

    “沒有好的導演就不會有好的出鏡記者”

    主持人:做這麼多年新聞記者,主持人的經驗,肯定跟你幾年前的狀態不一樣了,要更成熟一些。你覺得讓你不斷成長、成熟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就是你積累的寶貴經驗是什麼?

    張泉靈:首先要説我特別幸運,現在很多年輕記者會讓我去講課,怎麼變成一個好的出鏡記者。現在出來一個概念,沒有好的導演是不會有好的出鏡記者。我們這批出鏡記者是一批好的直播導演帶出來的。他會告訴你出鏡記者扮演什麼角色,你得知道你的位置,你得知道你的報道對整個節目有什麼影響,也要知道有多少東西可以配合你的現場報道。比如你得知道攝像可以配合你什麼,導演可以配合你什麼,錄音可以配合你什麼,其他的短片可以配合你什麼,當中要插VCR,某些畫面是怎麼解決的。你只有自己有了這麼一個出色的導演給了你一個大的框架的時候才知道我是誰,或者我要做什麼。現在稍微有一些誤區,很多出鏡記者一上來就想我要怎麼做到最好,而不是我在這個系統中怎麼幫助這個系統做得最好。

    中央臺的直播其實是從大型直播開始的。

    主持人:比如現在很多情況下不一定有這麼多機會,可能也不一定有這麼細緻的直播導演詳細告訴你哪個環節是怎麼回事。

    張泉靈:但是還是有那樣的機會,去年“512”的時候可能不存在這樣的直播導演,顧不上,因為去年是事實和事件,我先得告訴你現場發生什麼,這是第一位的。所以能不能搞清楚現場情況是第一位的素質。今年情況有些不一樣,既然我們在強調説我們要把這些一年當中的變化結合在同一時間的同一場景內讓你看得到,我們的鏡頭調度就變得非常重要。所以記者出鏡的時候要考慮到我的場景調度能不能展現到這些,怎麼樣展現才更漂亮。我們本來就打有準備之仗,就不能打得難看。

    “十傑”感言:我做了份內的事,卻得了份外的榮譽

    主持人:2008年12月,你獲得了第19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我想知道你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腦海中想的是什麼?

    張泉靈:首先我去照鏡子,左照右照,看著不大像。我覺得其實在地震之後,對於我來説是做了份內的事情,得到很多份外的東西。我的確要經過一個階段,就是怎麼看待榮譽這件事情。首先我得搞清楚,得了這些榮譽之後我還是該幹什麼還得幹什麼。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是我不是本台第一個獲得這個榮譽的,我甚至是我們這個中心第五個獲得這個榮譽的人,之前有白岩松、水均益他們,你看他們現在該幹什麼還在幹什麼。我也知道我該幹什麼,這樣就好多了。得了榮譽之後,先得搞清楚做的是分外的事情,得是分外的。第二個,我該是誰還幹什麼。第三,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我只是作為一個代表替我們臺的新聞工作者去領獎。

責編:田詩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