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 <<<
央視網消息:“512”地震過去了整整一年,作為記者,他們用心靈、用鏡頭、用文字,感受着、記錄着、思考着一個民族化解苦難、領悟堅強、走向新生的全過程。從地動山搖的那一刻,到一座座“傷城”,重建新生的每一天,他們在現場見證着歷史。在廢墟之上、鏡頭之外,他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又經歷了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5月14日下午2點,[南方周末]著名記者蘇永通、馬昌博、沈穎震區歸來做客央視網《記者歸來》欄目,講述他們親歷的“傷城”故事,獨家解析您可能沒看到的“汶川一年”。
記者馬昌博初次走入地震災區感觸頗多
政府隨時調整重建政策 貼心百姓生活
主持人:你這次寫了一篇稿子《都江堰:城市重建的紛雜樣本》,特別關注紛雜樣本,也是文章的標題,紛雜到什麼程度?
馬昌博: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這次都江堰重建,和其他地方不同在於,我剛才説了,都江堰是一個有現代城市的,有一個有現代城市形態的這麼一個地方,而且它當地政府非常雄心勃勃的,他希望自己借助這次重建,使自己這個城市從形象到産業有非常大的一個跨越,我當時用了一個概括,叫華麗轉身,正因為有這樣一個很龐大的目標,在很龐大目標之下,他並不是僅僅滿足於把房子重新蓋起來,舉個很簡單例子,在農村,他通過一系列政策,用農村農民的宅基地換資金,這個政策是國土資源部所給予災區一個很特殊的政策,就是你可以,這個農民可以用自己的宅基地,我讓出一半宅基地,可以給政府,也可以給其他社會上的投資人,那麼政府或投資人,就負責把這個災民的房子重新給你修好,但是只有一半的宅基地,如果是政府的話,直接給拿走了,就是給它變成集體用地。而這個如果是社會投資的話,基本上也是,就是你可以開發,你可以開發農民讓給你的那一半宅基地,也是集體經濟形式。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涉及到很多利益的駁議,比如農民的選擇方式,他選擇自建還是選擇讓政府修,還是社會投資來修,而且因為都江堰當地的旅游非常發達,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主持人:他們之前比如説有一個農家,開一個小農家院,一年收入挺多的?
馬昌博:對,少的幾萬,多的上百萬,一開始政府説統一建,政府覺得出於好心,其實是覺得這樣可以使農民能夠非常迅速重建起來,但是農民覺得如果讓出我的宅基地之後,給我蓋統一的住宅樓,不能搞民家樂,我反而受損了,所以這種反彈比較大。所以政府趕緊修改了他的政策,我也比較吃驚,政府這種彈性的反應,在之前很少有這麼及時迅速的。然後修改政策之後,還涉及很多問題。
都江堰重建工作進展迅速 農民“以土地換資源”得實惠
主持人:都江堰現在重建工作,因此大概進行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了?
馬昌博:農村是非常迅速的,農村基本上到現在為止,我跑了三個點,效果還是相當不錯,我剛才説,以土地換資源的方式,農民還是得到了實惠,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舉個例子,一開始做規劃的時候,因為中國是這樣,中國過去做規劃只有城市規劃,從來沒有農村規劃,所以一開始規劃師所做的規劃,基本上把城市的小區平移到農村,遇到一些問題,農民説我養豬,但是城市小區裏面不可能出現豬圈的。第二農民説曬稻穀,扛着稻穀到五樓陽臺上,另外他的耕地跟住宅比較遠的。一開始很難改變,但是後來慢慢去習慣了。後來政府意識到,我不能把城市直接搬農村。
責編:田詩嘉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