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大規模衝突不會出現 安理會將發揮作用
中國網訊 自6月11日安理會通過制裁決議以來,朝鮮對外姿態強硬。繼以核武讓美國消失言論之後,《勞動日報》又刊登出了以“核彈雨”攻擊韓國言論,並招致韓國民眾反朝大遊行。
然而,朝鮮的軍事威脅言論是否會催生東南亞的全面戰爭?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主任袁徵認為,朝鮮目前在國際社會上十分孤立,金正日也十分理智,雖出於外交立場對韓國言論威脅,但絕不會真正發動核武戰爭,因為這也代表著對美國宣戰。
意在改變李明博政府對朝政策
金正日政府針對韓國軍事威脅並非事出無因。韓國總統李明博上臺後,對朝鮮態度轉變強硬,一舉改變了對北朝鮮親和外交策略,造成了南方緩和政策的蕩然無存,因此,金正日政府對李明博政權十分不滿,同時出於對外強硬對內增強民眾向心力考慮,朝鮮對韓國保持了一貫的強硬態度。
但朝鮮僅言論上的強硬能否對李明博政權起到壓力?袁徵表示,事實上是會對韓國民眾心理和經濟造成一定的壓力作用。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韓國目前經濟還處於復蘇期,在就業社會福利方面本來就存在矛盾,加之朝鮮的言論,則客觀會造成韓國股市走低,企業對外拓展以及招商引資不力。
“朝鮮的目的在於,通過軍事壓力促使李明博政府改變對朝政策,並促使韓國民眾對政府對外政策反思,使得李明博反對者爭取到更多話語權,甚至李明博的支持者也不滿壓力對其倒戈。”袁徵説。
安理會制裁決議並非形同虛設
自安理會通過制裁朝鮮決議半月以來,各國實際上從未對一艘朝鮮船隻進行檢查,同時朝鮮宣稱如遭遇外國檢查,將對該國宣戰。同時,中俄對緊張局勢有所斡旋,主張掌握了確切證據再例行檢查,試圖避免過激衝突。那麼,安理會決議在朝鮮的強硬態度下是否蕩然無存?
袁徵教授認為,就決議本身而言,國際社會強硬態度已勝從前,但決議的真正效力實現需要一個過程,同時我們應當看到美國對朝鮮的態度是有所轉變的,奧巴馬政府雖然口頭上不承認朝鮮已經是核武器國家,但實際上它更明白讓朝鮮棄核絕不容易,因此,退而求其次的要求檢查船隻,防止核擴散。
“但半個月以來並未對朝鮮船隻進行檢查,主要是各國出於各自利益考慮會有一個磨合期,但並不代表了國際社會對朝鮮束手無策。”袁徵説:“國際社會也在一步步來,這個網會慢慢收緊,對朝鮮的遏製作用將慢慢發揮出來。” 至於朝鮮會不會對檢查船隻國貿然動武,袁徵表示那只是它一貫採取的邊緣政策,即使動武也只是邊緣性摩擦,不會上升到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地步。(于陽)
相關鏈結:
責編:魏宇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