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韓國媒體反思盧武鉉之死 探討“前總統文化”

 

CCTV.com  2009年05月25日 07:4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韓國前總統盧武鉉自殺身亡

  韓國前總統盧武鉉23日清晨在登山時從山上墜落,頭部嚴重受傷,被送到醫院後不治身亡。盧武鉉在任時期的秘書室室長文在寅説,盧武鉉死前“留下了遺書”。

  韓國聯合通訊社23日發表評論説,前總統在檢方調查之鋒刃之前自絕生命,在韓國憲政史上絕無僅有,也令“受難與厄運”交織的韓國前總統歷史又添新的不幸。現在就應建立對策,以倡立正確的“前總統文化”,令不幸歷史不再重演。

  韓國《中央日報》發表《韓國第16任總統的逝去令人震驚》的社論説,盧武鉉盡力追求一貫性,拒絕權威主義,保持平民型的言行。在他任總統期間,政經勾結大幅減少,選舉之風得到很大改善。盧武鉉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社論説,無論將對盧前總統的調查演變成對前政權的攻擊,還是將悲劇的死亡擴大為對現政權的攻勢,都是反對歷史正常前進的行為。社會應該從中找到深刻的教訓。現政權應該深刻感受到,總統的統治會受到多麼冷酷的歷史評價,總統的家人、親戚和親信在金錢的誘惑面前應該多麼冷靜。

  《韓民族》報刊登社論説,盧武鉉敢於以自身與韓國社會固定觀念和禁忌作鬥爭,他為改變韓國社會不合理的既得利益層結構作了持續的鬥爭。有時一身光環,有時一身傷痕。作為總統,他有欠成熟,施政也有不少錯誤。但他要根本性改變韓國社會的想法和努力,給予再高評價也不為過。

  社論説,盧武鉉是韓國社會的非主流,他的悲劇正源於此。盧武鉉任內任後,都遭到了保守勢力和保守媒體的猛烈攻擊。他在任內被剝奪過總統權力,卸任後又因涉嫌受賄被保守媒體搞得滿身瘡痍。盧武鉉之死,再次證明了韓國社會主流的城墻是何等堅固。

  朝鮮中央通訊社24日簡短報道了盧武鉉死亡的消息。報道援引韓國及部分外國媒體的觀點認為,盧武鉉“死亡的動機與檢察機關進行施壓式的調查,從而造成心理負擔有關”。

  相關鏈結:

責編:馮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