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朝鮮揮動核武再搞對抗 五措施強化核武力(圖)

 

CCTV.com  2009年04月17日 16:2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國際在線  
專題:朝鮮退出六方會談

  2006年10月,大約10萬名朝鮮市民和朝鮮人民軍現役士兵舉行集會,慶祝朝鮮成功進行核試驗

  為抗議聯合國安理會本月13日圍繞朝鮮發射火箭通過的主席聲明,朝鮮外務省14日宣佈退出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並將按原狀恢復已去功能化的核設施。朝鮮外務省發表的聲明説:“由於敵對勢力不斷施加軍事威脅,朝鮮只能進一步加強核威懾力。”另據國際原子能機構14日證實,朝鮮已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人員離開朝鮮。西方媒體認為,朝鮮將重新啟動核設施,努力加強核武器的開發。

  朝開始具有核威懾力

  自4月5日發射火箭後,朝鮮媒體一直主張説,其發射的“光明星2號”試驗衛星已成功進入地球軌道,目前正以104分12秒的週期圍繞地球運行。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10日還回應國際社會的懷疑稱,朝鮮發射的屬於低高度、傾斜軌道衛星。

  西方媒體分析認為,朝鮮主張衛星發射成功,實際上是變相主張火箭發射成功,進一步説就是朝鮮已具備導彈的遠程投送能力。而朝鮮此前已經進行過核試驗,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是核導彈。朝鮮想以此證明自己已具備核打擊能力,換句話説就是具備核威懾力。

  核威懾是指以自身擁有強大的核力量為前提,以敢於使用核力量的意志為保證,最終使對方認識到足夠的核威脅而不敢發動進攻的能力。

  從上述概念來判斷,朝鮮是否具備核威懾力取決於三個因素:朝鮮有沒有核力量、敢不敢使用核力量、其他國家是否相信朝鮮的能力和意志。進一步説,朝鮮是否擁有有效的核力量取決於兩點:一是朝鮮是否擁有性能良好的核彈頭,二是朝鮮是否具備有效投送這些彈頭的能力。

  朝鮮于2006年試射了“大浦洞—2”導彈,並試爆了核武器。這次核試驗使美韓兩國政府認識到了朝鮮核力量的現狀。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在不久前公佈的一份報告中將朝鮮列為“擁核”國家。今年2月發行的《韓國國防白皮書》也稱:“朝鮮可能通過3次再處理,共獲得40多公斤钚,以此于2006年進行了核試驗。”據稱,40多公斤钚可製造6—7枚核彈頭。《白皮書》還説,朝鮮于2007年實戰部署了中遠程導彈,將澳大利亞、印度、俄羅斯等部分地區涵蓋在其射程範圍內。而朝鮮此次發射火箭,也證明其具備中遠程投送能力。

  核彈小型化是關鍵

  儘管朝鮮具備核彈頭生産能力,也具備中遠程導彈發射能力,但是朝鮮是否具備用這種導彈或其他手段投送核彈頭,也就是説將兩者結合起來的能力,仍然存在爭議。

  從軍事角度説,構成核威懾力的關鍵在於,朝鮮能否將核武器小型化,使其能夠搭載在導彈的彈頭上。如果用“勞動”導彈、“飛毛腿”導彈或“大浦洞”導彈運輸核彈頭,必須將彈頭縮小到1噸以下。

  朝鮮2006年實施核試驗後,韓國政府推測朝鮮至少擁有1—2枚與廣島或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威力相當的核武器。但是據韓國情報當局透露,朝鮮的核武器達到2—3噸,只能搭載在1L-28轟炸機上,還很難搭載于導彈。也就是説,如果朝鮮核彈頭還不夠小,現階段的朝鮮核威懾只能影響到鄰近國家。

  但也有分析認為,朝鮮已經成功完成核武器小型化。美國國防情報局長梅普爾斯今年3月11日在美國國會作證時稱,“朝鮮曾向其他國家轉移有關核武器的技術,而且很有可能成功製造出了搭載彈道導彈的核彈頭。”國際民間研究機構“國際危機集團”3月31日援引韓美國家情報當局的情報稱,朝鮮已成功研製出可搭載在“勞動”導彈(射程約1300公里)上的小型核彈頭。

  五措施強化核武力

  韓國媒體近日分析説,朝鮮今後加強核威懾能力大概會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一是繼續提取製造核武器的原料钚和鈾,並且提高它們的純度;二是改進核彈頭與投送手段之間的結合能力。即要將核彈頭投送到目的地,要麼通過核彈頭小型化和輕量化提高射程,要麼提高導彈的射程和搭載能力,兩者同時實現當然最好;三是改進耐熱技術。因為與發射衛星不同的是,遠程投送核武器飛出大氣層以後,還必須再返回大氣層,然後飛向目的地。這個進出大氣層的過程需要很高的耐熱技術,否則核彈頭將在空中燃燒;四是必須提高打擊精度;五是避免導彈被攔截的技術,也就是如何迷惑敵方的攔截系統,否則也夠不成足夠的威懾。 (詹德斌)

責編:王玉西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