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街頭,一名小販向汽車裏的乘客銷售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的海報。奧巴馬的父親是肯尼亞人,因此,當地人稱奧巴馬為“肯尼亞的兒子”。奧巴馬將於1月20日宣誓就職,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新華社/法新
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即將在國會山宣誓就職。此刻,世界各國最為關注的是,這位以“變革”為旗號贏得大選的新總統將會給美國對外政策帶來哪些變化。
從奧巴馬外交與安全團隊發佈的信息、特別是從候任國務卿希拉裏在國會的聽證講話來看,奧巴馬對外政策的總目標是:重振美國因單邊主義、伊拉克戰爭、虐囚醜聞等受損的道義形象和領導地位。美國新政府的外交有可能逐步顯示出如下特點:
首先是強調實用主義,淡化意識形態色彩。希拉裏對此做了明確表述,認為外交政策必須是基於原則性與實用主義的結合,而不是僵硬地以意識形態劃線。與此同時,外交政策應基於事實與證據,而不是情緒與偏見。這番話含蓄地批評了前屆政府的外交政策。人們也注意到,奧巴馬在競選中回避了“邪惡軸心”、“民主改造”、“伊斯蘭法西斯主義”等説辭。
其次,強調外交談判,淡化軍事手段。奧巴馬提出了運用“智慧力量”的外交理念,即綜合利用美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希拉裏的具體説法是,統籌外交、國防、情報、教育等諸多政府部門的各種資源,協調一致,來實現美國的對外政策目標,而不是單純地依賴軍事力量。
第三,在解決國際爭端中,主張靈活接觸與高層談判並用,而不是拒絕溝通或預設條件,強化對抗。這表明,奧巴馬的外交路線傾向於務實,不再延用“非友即敵”的劃線法。奧巴馬的對外政策綱領指出,將尋求與所有國家,不論是友是敵,進行直接的外交談判。奧巴馬本人一再表示,將準備與伊朗和古巴等國領導人舉行談判。在對伊朗關繫上,奧巴馬説將採取一種新的方式,重點是強調尊重和舉行談判的意願。希拉裏也認為,奧巴馬以新方式同伊朗接觸,有可能取得成果。
第四,主張增強多邊合作,並強調聯合國等多邊機構的作用。奧巴馬強調,在西方,美將更多與歐洲盟友協商、合作;在東方,美與日本的關係,則仍將是其亞洲政策的“基石”,但同時也強調在亞洲要“超越雙邊協議,構築一個更為有效的框架。”
應該看到的是,奧巴馬有可能對美國外交政策進行的變革具有局限性,多是策略和方式上的改變,其維護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和國家利益這個總目標沒有也不會改變。對加沙局勢,儘管奧巴馬表示將加緊外交斡旋,但他的沉默已經引發批評,認為這表明了美國支持以色列的立場是不會改變的。從總體看,美國外交的靈活務實總比以意識形態劃線好,接觸談判也總比軍事對抗損失小,而多邊合作顯然比單邊主義更合情理。(李學江)
責編:王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