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俄烏臺上“鬥氣” 俄美台下“較勁”

 

CCTV.com  2009年01月12日 10:2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文匯報  

  “斷氣”之爭拔出蘿蔔帶出泥,美國“不失時機”地宣稱支持格、烏加入北約,從而使地緣政治爭奪浮出水面

  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11日淩晨宣佈,烏克蘭已經簽署與俄羅斯和歐盟的三方議定書,同意成立對俄羅斯天然氣經烏克蘭境內管道運輸進行監測的多方委員會。

  在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總理托波拉內克的斡旋下,俄羅斯10日簽署了該議定書,允許監測委員會專家進入俄烏兩國境內對輸氣情況進行監測。托波拉內克10日晚些時候返回基輔與烏總理季莫申科舉行會談。

  托波拉內克説,在監測委員會專家抵達天然氣計量站後,俄羅斯將恢復經烏境內管道對歐盟的天然氣供應。他認為,歐盟國家“將在36小時內獲得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

  1月11日,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右)和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總理托波拉內克(左)在新聞發佈會上互致問候。當天,季莫申科淩晨宣佈,烏克蘭已經簽署與俄羅斯和歐盟的三方議定書,同意成立對俄羅斯天然氣經烏克蘭境內管道運輸進行監測的多方委員會。 新華社/路透

  【專題】 俄烏天然氣爭端

  連日來,圍繞俄羅斯烏克蘭天然氣問題各大國你方唱罷我登場。歐盟斡旋曙光初現,俄烏剛剛達成協定,美國與北約卻在格魯吉亞發力,力挺烏克蘭。美國9日與格魯吉亞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並宣稱支持格、烏加入北約。

  “斷氣”之爭暗藏玄機

  回顧近期俄羅斯、烏克蘭兩國關係走勢,可以清晰地理出兩國“鬥氣”的前因後果。自烏克蘭“顏色革命”以來,俄烏關係冷淡已成現實。烏克蘭領導人親西方的立場以及2008年以來烏克蘭在加入北約問題、對格魯吉亞戰爭、與美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等一系列問題上的行為及立場,使得俄羅斯不得不採取“斷氣”這個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手段對烏克蘭進行威懾。

  相比前幾次天然氣爭端,俄羅斯和烏克蘭今年的爭端似乎尤其熱鬧:俄羅斯目的明確,行動堅決,不留情面;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反擊”別出心裁:要求提高天然氣路經烏克蘭的過路費,同時通過減少對歐盟成員國的供氣量拉歐盟“下水”;歐盟心急火燎地意圖儘快解決危機;美國及北約旁敲側擊警示俄羅斯。

  面對問題的複雜性,歐盟最頭疼的一件事便是將恢復對歐洲供氣與俄烏爭端分解處理。但是單單就恢復對歐洲供氣問題上,三方又在派遣觀察員的問題上意見不一。歐盟呼籲向輸氣站派遣歐盟觀察員,俄羅斯稱如果同時派歐盟觀察員和俄羅斯本國觀察員,俄羅斯政府和天然氣公司隨時準備恢復供氣。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1月9日宣佈,烏方準備好與俄就派遣多方觀察員問題簽署協議,但是到了10日,俄羅斯國家天然氣公司稱烏克蘭總統尤先科拒絕在協議上簽名。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媒體以及天然氣公司紛紛指責對方一直在談判中因種種原因拒絕簽署文件。情況在烏克蘭同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代表團談判之後才出現轉機,10日深夜這一問題才以烏克蘭簽署向歐洲中轉供氣協議而告終。

  歐盟無奈自找出路

  連日來,在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俄羅斯及烏克蘭已經派多個代表團就恢復供氣問題進行協商。歐盟在忙得不可開交的同時還要面對一個愈加嚴峻的事實:歐盟各國已經日益感受到了天然氣供應的吃緊和“涼意”的到來。截至11日,這場爭論使包括巴爾幹半島上的12個國家在內的歐洲18個國家供氣不足,甚至連包括學校、工廠、醫院在內的公共設施無法保障供暖。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莫斯科“回聲電臺”等媒體報道,至11日為止,在歐洲多個國家發生了針對俄羅斯的示威活動,參與者紛紛燃燒俄羅斯國旗以抗議俄羅斯針對烏克蘭並殃及歐盟的曠日持久的斷氣行動。在這個歐洲百年以來最冷的冬季,因供暖不足而引發的悲劇從各國傳來:在寒流的吹襲下,東歐地區9日至少13人凍死,其中烏克蘭5人,波蘭6人,德國2人。

  問題愈加嚴重,歐盟委員會在事件剛開始時採取的超脫姿態難以為繼。從6日開始,歐盟委員會對俄烏雙方的調解力度逐漸加大。但是縱觀全局,歐盟11天以來一直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在格魯吉亞戰爭之後,歐盟和俄羅斯的關係近期剛剛走上正軌,同時歐盟所用天然氣的四分之一靠俄羅斯供應,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上,歐盟十分不希望看到俄歐雙方因為“斷氣”問題而影響雙方的實質關係;而另一方面,異常寒冷的歐洲冬天加上暖氣供應的嚴重不足已經嚴重影響了歐洲居民的正常生活,不斷高漲的抗議浪潮提醒歐盟委員會這個問題已經關乎歐盟的關鍵利益,自己也不得不管。因此,除了艱難的走中立路線的調停,歐盟別無選擇。

  俄烏之間常年的天然氣“論戰”讓歐盟吃盡了苦頭。德國《南德意志報》便無奈地寫道:俄羅斯天然氣管道項目代表著歐洲對俄羅斯的依賴,這是歐洲的一個“結構性錯誤”。

  據“德國之聲”報道,歐盟內部已經加快研究 “納布科”天然氣管道項目。6日,此項目的負責人藍哈德米切克表示:這場爭端使得歐盟越來越認識到可靠的供氣商與線路的重要性,而納布科項目的實施則會使歐盟最終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歐盟開始納布科項目的論證工作時間已久,只是因涉及到需要歐盟內部多國之間就多項問題進行討論而進展緩慢,多個政府間協議還未簽署。此項目輸油管路南起阿塞拜疆,路經土耳其,北至奧地利,全長3400公里,年供氣能力達300億立方米。最終受益國有奧地利、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6國。

  除了納布科天然氣管道項目,歐盟還未雨綢繆積極拓展中東、中亞等市場。2008年4月,歐盟即與中亞國家土庫曼斯坦簽訂協議,確保每年從中亞至少獲得1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供應。

  與此同時,歐洲還在積極地研究與俄羅斯共同修建通過波羅的海海底管道與德國連接的“北方線”輸油管道項目,以及擴建正在與意大利第二大國家控股集團——艾尼集團修建的路經土耳其的“南方線”輸油管道項目。

  上述計劃都是為了擺脫對俄羅斯這個“不可靠的供應商”及烏克蘭這個“搖擺不定的中轉站”的依賴。但是歐盟難以在短期內減輕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