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俄烏“鬥氣”彰顯冷淡關係

 

CCTV.com  2009年01月02日 17:2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這是一名工人在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130公里處的天然氣站擰閥門的資料照片(2008年12月16日攝)。新華社/法新 2008年12月31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米勒在莫斯科説,該公司與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有關明年天然氣供應的談判無果而終,俄方將於2009年1月1日莫斯科時間10時起中斷對烏克蘭供氣。

  新華網北京1月2日電 因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未能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就有關2009年天然氣價格和運輸過境費用問題達成協定,俄羅斯新年伊始便給烏克蘭“斷氣”。自2006年以來,每年1月1日俄烏都要爆發“天然氣大戰”,兩國關係漸行漸遠已成不爭事實。

  烏有防範拒不妥協

  俄烏“鬥氣”的直接原因是經濟糾紛,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債務問題,即烏未及時全部償還對俄約21億美元的天然氣債務;其次是燃氣價格和過境費談判破裂,兩國不能就2009年俄出售給烏的天然氣價格及俄通過烏境內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過境費率問題達成一致。

  烏方認為,2009年俄出售給烏的天然氣價格應是每千立方米201美元,過境費率則不應低於每千立方米每百公里2美元。俄方則要求把天然氣價格從2008年的每千立方米179.5美元提高到250美元,過境費率則維持在1.7美元的水平不變。在國際能源價格暴跌的情況下,烏方無法接受這一報價。

  對於此次“天然氣之爭”,烏做了較為充分的物質和心理準備。目前,烏地下儲氣庫中儲存了300多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其中約一半屬於烏克蘭。烏煤炭庫存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56%。與此同時,受國際金融風暴影響,烏冶金業、化工業和建材業等耗能大戶都處於半停産狀態,能源消耗量劇減。據專家估計,即使俄全面停止對烏能源供應,烏至少也能支撐兩、三個月。

  俄“斷氣”意在施壓

  分析人士認為,俄烏“鬥氣”既是經濟糾紛的結果,更是政治衝突的産物。俄給烏“斷氣”旨在對力圖加入北約的烏克蘭施壓,激化烏總統尤先科和烏總理季莫申科的矛盾,最大程度地瓦解烏“橙色革命”陣營。

  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去年12月24日在接受俄電視臺等媒體採訪時道出了俄採取強硬立場的原因。他説,俄“未必會忘記”烏方在格魯吉亞襲擊南奧塞梯時向格提供的幫助,特別是烏向格提供武器並派遣訓練有素的軍人,這些舉動損害了俄烏關係。

  除在如何對待格魯吉亞問題上出現對立外,雙方在烏力圖加入北約及俄黑海艦隊駐烏克蘭塞瓦斯托波爾港租期問題上也分歧嚴重。就在去年12月19日,烏剛剛和美國簽署了戰略合作夥伴憲章,令俄感到了來自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壓力。美國駐烏大使評論説,憲章的措辭表明烏將成為北約成員。此外,為對付俄黑海艦隊,美國還準備向烏提供數艘軍艦。

  對此,俄總理普京強調,如果烏加入北約,俄有權採取“應對措施”,理論上不排除將導彈瞄準烏的可能性。

  俄烏角力歐盟“氣短”

  俄烏爭端一起,歐盟立感緊張。歐盟國家天然氣總需求量的四分之一由俄提供,而俄輸往歐盟國家天然氣的80%途經烏克蘭。雖然俄總理普京和烏總理季莫申科均表示俄烏爭端不會影響俄對歐盟的天然氣供應,但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仍強烈呼籲俄烏雙方立即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俄曾于2006年1月對烏大規模“斷氣”,導致部分歐盟成員國天然氣供應緊張,令歐盟至今心有餘悸。雖然歐盟能源巨頭目前手中都擁有大量的天然氣儲備,而烏也因擁有足夠的天然氣儲備而無需截流通過該國輸往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但如果俄烏爭端久拖不決,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供應仍可能受到影響。歐盟國家目前最擔心的,就是烏通過故意破壞向歐盟輸氣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談判籌碼,逼迫歐盟向俄方施壓。

  分析人士指出,在國際原油價格猛跌和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歐盟固然需要俄的能源供應,但俄也急需歐盟的天然氣市場。另一方面,由於烏正積極向歐盟靠攏,它也不願得罪歐盟。因此,歐盟在化解俄烏天然氣爭端方面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綜合新華社駐基輔記者宋宗利、駐莫斯科記者盧敬利、駐布魯塞爾記者尚緒謙報道)

責編:程衝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直播大廳 賽事直播表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