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3日 14:07 來源:文匯報
專題:“媒體自律 新聞打假”網上曝光臺
俄羅斯在北冰洋底“插旗”,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眼球。當美國、加拿大、丹麥各國紛紛加入“北極爭奪戰”時,各大媒體間的“眼球爭奪戰”也緊鑼密鼓地打響了。俄羅斯電視臺在北極深海“插旗”行動開始前好幾個小時就播放資料片以吸引眼球。路透社搶先轉發電視畫面截圖以吸引眼球,卻沒搞清楚俄羅斯電視臺播放的北極深海探險畫面是資料片還是現場播放。
資料圖片:路透社為俄北極探險配發的圖片。 新華社/路透
資料圖片:路透社為俄北極探險配發的圖片。 新華社/路透
當大多數讀者為北極海底的景色著迷時,在芬蘭,一位年僅13歲的少年一語道破——這些頗具感染力的探險畫面卻是來自電影《泰坦尼克號》的鏡頭。
以精美新聞照片與影像著稱的路透社發出了假照片,其轟動性不亞於當年以“客觀報道”享譽世界的《紐約時報》曝出的布萊爾假新聞事件。人們不由聯想起路透社又一醜聞——去年8月,路透社發佈的一張以色列戰鬥機投下3枚照明彈的照片,其中2枚照明彈是用photoshop“炮製”過的。
有讀者發問:連路透社、《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這樣自我標榜“以客觀、真實”為報道準則的世界級新聞機構都頻頻鬧出假新聞醜聞,我們還能夠相信誰?
新聞事業被譽為社會的良知,但在媒體越來越商業化和娛樂化的今天,一些媒體變成了企業用於追求利潤的工具。為了獲得更高的發行量或者收視率,繼而贏得來自廣告商的滾滾財源,媒體開始獵奇。這個時候,商業化媒體不再報道新聞,而是根據廣告商和受眾眼球的需要來策劃新聞。後果是:新聞核實程序被簡化,假新聞頻頻成為漏網之魚。
路透社為它的錯誤道歉了,誤發的圖片説明也作了更正。但是損害已經造成。在這裡,筆者關心的不再是假新聞出籠的過程,而是發現假新聞的人物。《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創出了18億美元的票房。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何止成千上萬。但看出破綻的,卻是一位13歲少年。他是一個有著火眼金睛的神童,還是另一個《皇帝新衣》中的小孩兒?
在新聞學中,有這樣一個名詞——“情感疲勞”。説的是受眾在過多接觸死亡、暴力等事件同類刺激的情況下,會對這些事件産生“免疫”力,不再具有同情心。
同理,當成人世界對假新聞“見怪不怪”,失去正義感之日,就是他們對新聞報道産生“情感疲勞”之時。為什麼是小孩發出一聲尖叫?只因為他還不世故。如果有一天,連童言無忌都被“情感疲勞”所泯滅了,那麼,“爭奪眼球”還有什麼意義呢?(陸紓文)
責編:張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