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60度]>>
專題:胡錦濤出席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並訪瑞典
CCTV.com消息(360度):自2003年以來,胡錦濤主席已經四次出席八國集團與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我們知道,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是八國集團首腦峰會的一項日程。而八國集團首腦峰會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大國的舞臺,西方媒體也曾把它形象地叫做“富國俱樂部”。 那麼,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組織,既然是一個“富國俱樂部”,它為什麼又要與發展中國家進行對話?一起了解一下。
2003年6月,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在法國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應法國總統希拉克的邀請,出席了八國集團在峰會前與11個發展中國家舉行的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這是中國首次出席這一會議。此後除2004年之外,中國已是第四次應邀出席八國集團首腦會議。
八國集團首腦會議是由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演變而來的。上世紀70年代初,西方國家經歷了二戰後最嚴重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為協調各國政策,重振西方經濟,在法國的倡議下,法、美、德、日、英、意等六國領導人于1975年11月在法國舉行了第一次首腦會議。1976年加拿大應邀與會,形成七國集團,也稱為"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此後,七國首腦會議作為一種制度固定了下來,每年輪流在各成員國召開一次。
1991年7月,西方七國首腦會議在倫敦舉行。時任英國首相的梅傑作為東道主邀請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峰會後同七國首腦舉行會談,即"7+1"會談。1992年和1993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都應邀同與會的七國首腦在會後舉行會晤。1994年第20次會議時,葉利欽正式參加政治問題討論,形成了"7+1"機制。
1997年在美國丹佛舉行七國首腦會議時,克林頓總統邀請葉利欽以正式與會者的身份"自始至終"參加會議,並首次與七國集團首腦以"八國首腦會議"的名義共同發表"最後公報",但不參加有關全球具體經濟問題的討論。從此,延續了23年的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成為八國首腦會議,"7+1"的模式結束,八國首腦會議體制形成。
近年來,八國集團首腦會議經常邀請一些主要發展中國家領導人與會,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及地區問題交換意見。2003年的八國峰會首次舉行了與發展中國家領導人的對話會議,從2005年以來,連續三年的八國集團首腦會議,都邀請了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個發展中國家出席,被人們稱為"8+5模式"。
有學者認為,近年來八國集團受到的批評逐漸增多,它在全球治理中代表性不足,權威下降。而一批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領域中的地位不斷攀升,對世界經濟未來走向的影響增大。這使八國集團看到,要有效討論世界經濟與發展等問題,迫切需要與這些發展中大國進行對話。為此,八國集團開始調整職能,重視加強對外聯絡,拓展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成為八國峰會轉型的一個特點。有分析指出,未來10年,將是八國集團新機制形成的過程。
這次是八國集團第四次舉行與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會議議題都是當前國際事務中迫切和重要的問題。此次胡錦濤主席的與會日程很緊湊,內容也十分豐富。
我們《360度》欄目將連續對胡主席的行程和參會情況進行及時報道,並連線現場記者為您帶來最新的信息和情況。
明天,胡錦濤主席將出席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個發展中國家舉行的領導人集體會晤,闡述中國對發展中國家在新形勢下開展合作的看法,並就五國領導人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請您明日繼續關注。
責編:肖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