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8日 15:06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4月18日,本網記者就美國校園槍擊案主犯的心理問題諮詢了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
記者:據媒體報道,美國調查機構認為,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事件兇手趙承輝的犯罪動機很可能與女友的情感糾葛有關。此外,也有報道懷疑趙承輝因為仇富起殺心,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李玫瑾:我認為情感問題肯定不是主因。情感問題只能説是導火線,他的犯罪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感情問題犯罪只可能是情緒化的、一時衝動式的激情行為。而從趙承輝的犯罪過程來看,首先他準備充分,這一點從他攜帶的槍支和子彈的數量可以看出,第二他計劃週密,在第一現場作案後兩個小時又折返前往第二現場作案,而且作案前還把教學樓的門給鎖上。這些都表明趙承輝作案蓄謀已久而不是一時衝動。
從媒體報道來看,另一種有關犯罪動因的説法是因為看不慣富家子弟才心生殺念。無論是感情問題還是仇富心理,有個共同點就是偏執。那麼趙承輝(案犯)的偏執心理從何而來呢?
趙承輝小時候(1992年)就跟父母移民到了美國。他父母是華盛頓郊區一家洗衣店工作,可以説生活相當不容易。(韓國媒體報道説趙承輝移民美國前生活窮困潦倒)青少年偏執心理的産生與早年親情缺失、寂寞是分不開的。他的偏執心理可以從他寫的電影劇本中可見一斑。這些虛擬劇本提到了很多暴力行為,這可以説是他偏執心理的映射。
另外,主流文化對亞文化會有排斥問題。趙承輝到了美國之後,他本身自帶的韓國文化自然就降到了亞文化的地位。因此,偏執心理産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身處異鄉遭到歧視,特別是在語言運用方面遭到冷嘲熱諷。從報道來看,他是英語系的學生,這當中更有語言鴻溝帶來的歧視問題。亞文化遭遇主流文化之後是否被接受、被承認、被尊重,往往決定亞文化群體的心理狀態。
有了偏執心理之後,能否找到一個疏導渠道決定了偏執情緒的走向。青少年時期是人遇到挫折最多的時期,這時如果找不到排解渠道就會出現問題。從新聞報道來看,校方曾建議趙承輝接受心理諮詢,但是對於他是否接受了心理幫助卻不清楚。由於一刀切地重視隱私,美國教育系統對青年人心理輔導就不夠到位,特別是對於亞文化群體。這也導致了偏執心理的惡性爆發。
(採訪記者 韓榕華)
責編:石光輝